只是覺得……還滿有感觸的一段歷史……

總覺得自己以後會是什麼負責人……
人才? 何處尋找人才? ……

一個朝代,一個政權,一個組織,會敗亡不會是沒有理由……

以下摘自
http://www.ylib.com/class/topic3/show1.asp?No=71005&Object=2000



在《三國誌蜀書諸葛瞻傳》有這麼一句話:瞻工書畫,強識念,蜀人追思亮,鹹愛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雖非瞻所建倡,百姓皆相傳告曰:「葛侯之所為也。」是以美聲溢譽,有過其實。乍看之下,不免以為諸葛瞻名過於實,能力平平,僅僅依靠先父的名望踏入政途。這種說法似是而非,諸葛瞻作為諸葛亮的兒子,無論後主或是大臣對他都厚愛有加,屢次提拔他上位,但是諸葛瞻畢竟還是付出一番努力才換得來的,在他短短的二十年仕途裡可不是白白渡過的。

在諸葛瞻十七歲之時,他便正式踏入官場,擔任騎都尉一職,掌監羽林騎。接著,諸葛瞻也陸續遷為羽林中郎將,射聲校尉。延熙十四年(公元251年),諸葛瞻接替陳祗,填補侍中空缺。這一次的調動意味著諸葛瞻開始逐步接近蜀國的權力中樞,因為過去以來費禕,董允,陳祗等人都曾擔任侍中,而最終提升為尚書令,掌控蜀國實權。無論如何,這對當時人才凋零的蜀國來說,諸葛瞻獲得提拔是有其必須性的,這樣他才能作好足夠準備,及時接班日漸年邁的姜維,張翼,廖化等人留下的棒子。不久之後,諸葛瞻升為尚書僕射,加軍師將軍,擔任尚書令董厥的副手。接連與陳祗,董厥這些資深的重臣合作,對諸葛瞻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樣他才能從中學習到處理政務的方式,並且得到很好的實踐磨練。

陳壽指諸葛瞻「美聲溢譽,有過其實」正是從這段時期得來的。然而,我卻不認為這是對諸葛瞻的能力評價這麼簡單,相反的,這是人民對諸葛瞻頗高的期望,這當中似乎暗含著人民對當時的朝廷不滿。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蜀國是由英明的領導人執政的話,人民還會否發出類似「葛侯之所為也」的話語呢?即使人民是真心稱讚諸葛瞻,但也不用把不是他處理的政事都全算在他頭上吧。換另一個情況,如果當時蜀國政治衰敗,社會動盪,人民自然會覺得不滿及怨恨。但是蜀民卻沒發出異樣的聲音,反而對諸葛瞻作出不合理的讚許,這就顯得有些不尋常了。能不能把這理解為蜀民都把最後的希望寄托在諸葛瞻,相信他有足夠的能力,把混亂的國內局勢帶入正軌呢?畢竟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人民對他的喜愛和推崇是可以明白的,他們自然希望諸葛瞻可以擔負起這樣的重任。既然如此,那麼諸葛瞻又有多少真才實料呢?

根據史載,諸葛瞻八歲時曾被其父親稱為「聰慧可愛」,而他自己本身也善工書畫,記憶力極強,可見諸葛瞻不會是平庸之輩。由於蜀民追念諸葛亮,對諸葛瞻也特別抱有好感,因此朝廷的每一善政佳事都算上他一份功勞,這使得他的名氣和其實力並不相稱。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諸葛瞻升任為行都護,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同理尚書事。隨著一段時間的鍛煉後,諸葛瞻對朝廷的政務應該更為熟悉,後主也有意讓他掌握政權,統領朝事。但是,由於長期以來蜀國政權混亂,加上宦官黃皓操弄權柄,諸葛瞻,董厥,樊建等人也無能挽救國力日漸衰落的命運了。

兩年之後,鄧艾偷渡陰平,進攻成都,由於情勢非常危急,不曾領兵出征,也缺乏帶兵打仗經驗的諸葛瞻只好臨危授命,督率諸軍拒敵,但最終還是被鄧艾軍打敗,戰死沙場,後主也被逼舉國投降。從史料來看,諸葛瞻比較熟練文學和政治,但對於軍事事務,他顯然缺乏足夠的認識。作為行都護,衛將軍的諸葛瞻,卻不曾如蔣琬和費禕一樣獲得參與出征的機會,因此當需要作出軍事決策時,他便感到猶豫不決,進而錯失狙擊鄧艾軍的大好時機。對於這一點,恐怕我們也不能對諸葛瞻作出太多苛刻的責備了。

話說回頭,蜀國遭到覆滅,諸葛瞻是不是應該負起主要的責任?除了諸葛瞻本身的軍事能力確實不足之外,我們也應該考慮到蜀國整個大環境形勢,這樣才能找出較客觀的結論。

先說說姜維吧,作為大將軍的他過於熱衷出軍伐魏,並不怎麼理會朝廷的事務,以至黃皓乘機干預政事,胡作非為。於是乎,我們都可以想像得到,由於姜維連年窮兵黷武,使得蜀國勞民傷財,影響社會安寧;而黃皓掌握權柄,玩弄政治,人民對朝廷當然不會產生信任感,這就是為什麼人民會懷念起正直威嚴的董允的原因了。因此在人民感到極度不滿意之餘,便對諸葛瞻抱有太多的期待,遂有「美聲溢譽,有過其實」的由來。

另外,人們常說後期的蜀國缺少一流素質的人才,以至僅剩下年老的姜維,張翼,廖化等苦苦支撐。但是如果說正是因為這些老將當道,壓抑年輕將領的成長,那又該如何作出解釋呢?在魏滅蜀之戰中,我們可以發現原來蜀國還有如霍弋,羅憲這樣傑出的將領,而黃崇在鄧艾進攻蜀中之時也能指出關鍵所在,證明其眼光準確,但為何他們卻沒有受到蜀國的重視呢?如果其他如諸葛瞻,諸葛尚等年輕將領能得到重點栽培,那麼他們是不是能稍為抒解一下蜀國缺乏人才的困境?晉武帝準備錄取蜀地的人物之時,羅憲不也推薦了常忌,陳裕,呂雅,費恭等人嗎?而這些人不也受到晉朝啟用,並且顯名於世嗎?而在蜀國的時候他們又在哪裡呢?

在後期時代,蜀國從來沒有認真地去培養人才,進而形成朝中幾乎儘是一批老將。人才是不會自己送上門來的,人才是需要去四處搜索的,但我們何曾看見蜀國做出這些努力?於是在後期時代,我們看到了在年輕一輩的將領之中,先臣的後裔便佔了大多數,他們都繼承先人的遺志。除此以外,黃皓的干政也許會造成一些優秀的將領不願投靠朝廷,這可以參考羅憲早年當官的事跡:當時大多數人對黃皓拍馬逢迎,惟獨除了正直的羅憲。黃皓對他懷恨在心,遂把他外放到其他地方。就憑這起事件,那些充滿潛力和熱情的年輕新秀是否還願意來投效朝廷呢?而我們又怎麼知道是否還有更多類似羅憲這樣的將領一樣遭到排斥呢?

沒有推行吸收和培養人才制度,是不是可以被列為國家遭到滅亡的理由之一?諸葛瞻的「有過其實」,只不過凸現了蜀國政治與軍事上的一些弊端,以及不完善的人事體制其中現象吧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