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roodo.com/morninglewis/archives/2660326.html

"前兩個星期,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紀念日前不久,老師發了一篇時代雜誌兒童版的文章,金恩博士的簡介,給全班的小朋友閱讀。讀完以後的回家功課,便是把這篇文章中的歷史事實(facts),和作者個人的意見(opinions)分別舉出三個例子。事實例如金恩博士的生日,金恩博士生前參加民權運動;意見例如金恩博士是個偉大的人物,金恩博士改變了美國的歷史等等。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讀著關於一個偉大的人物,學到的不是只有他很偉大而已,而是他到底做了什麼事,別人認為他做的事有沒有價值,這些事又造成哪些影響。"

"我看著胖皮做這個功課,想到從前自己讀國文或讀歷史,書上說某某人偉大,老師就叫我們把這人的頭銜背起來。課本上說某某人文章好,我們就把課本上描述那個作者「意境幽遠」啦、「飄逸清高」啦,那些四個字的詞背起來準備考試用。什麼時候我們有真正了解「詩仙」跟「詩聖」到底差在哪裡?什麼時候我們真正研究過「民族的救星」到底救過了誰?什麼時候我們有被教過所有文字寫出來的東西都參雜了作者個人的思考與感情,閱讀的時候除了要能欣賞,還要能夠分辨這些「事實」與「意見」,學習經過探討別人的思考而建立自己的想法?胖皮的老師教不教得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我很懷疑。但是我很希望她的這個教法,將來能使這些小朋友不會全盤接受白紙黑字寫出來的東西,以及任何其他媒介所傳遞的訊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