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社會接納的X-men,因為他們物理上可以造成太大的傷害………

不被接納的Gay,因為他們在既有價值觀上可以造成很大的衝擊…

被保持距離的伊斯蘭,因為他們潛在的恐怖份子形象可能造成很大傷害……

是恐懼,也是事實。

回到台海問題,

當初台灣不願意接納China,因為他們已經造成經濟民生理念政治上很大的衝擊。
現在台灣不願意接納China,因為他們軍事經濟上可以造成很大的衝擊……

是恐懼,也是事實。

杭廷頓-文化衝突-論述西方國家跟中東亞洲國家具有根本上的文化差異,
不同文化中沒有溝通理解的可能性,勢必以衝突搶奪的形勢出現。
此書背景在蘇俄垮台後,假想敵失去之際的失落而成。

911過後的恐怖份子活動升高之際而出現於書架,
似乎也算是給布希政府採取強硬手段的一種背書,
因為對方非我族類,所以可以不循一般互動模式溝通。

威脅並非不存在,但面對威脅時想法的轉移改變卻是很有意思。

曾經看過一句話,看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神話,
天堂天使的願景未必存在,但地獄魔鬼的角色卻從未消失。

可以不去天堂,但卻不想要落入地獄,大概是這樣的思維。
於是魔鬼這個詞彙可以驅策人們作一切本來不情願的事情。

中國魔鬼-共產黨魔鬼,國民黨魔鬼,小心他們的獠牙,小心他們的邪惡。

好像X-men中人類對於變種人的不理解與恐懼,
因為這些人已經非我族類,無法猜度他們的思維跟行動,
而這樣猜忌不信任的情境更觸動變種人敏感的神經而發狂,
發狂造成猜忌與不信任的升溫,於是惡性循環。

回想幾次中國對於阿扁的論點不成熟的跳腳,
感覺很是相似。

而倒過來而言,
長期以中國為本體的思維,以陸路思維的政治正確,
台灣這蓬萊仙島本來就已經是遠端的不可探究,
日本統治時在社會與科學的建設之後,
台灣也是一個標準的變種人。

根據吳濁流 亞細亞的孤兒一書中的日據時代背景,
到上海的台灣人有種土味,因為談吐口音與中國相異,
而當時相對上海更為富庶的台灣就有土財主的形象,
帶著大把鈔票卻不知道酒店文化,或是中國含蓄文化(?!)的高調,
於是給中國人在羨慕中又帶著瞧不起,
又或許因為台灣背後帶著的日本形象,
給中國人就是一個敵寇的印象。

人類之所以懼怕變種人,除了害怕他們的能力之外,
是否還帶著深深的嫉妒呢?

歐美相對伊斯蘭世界,是否也有點相似?

保持著距離,有限的理解,政治的話語,恐懼的散播。

獨立的政治經濟個體,各自為自己未來盤算。
台灣這個名稱到底值多少?
需要為了維護這個空虛的名號,來證明自己的人格?
何不在世界幹出多一點事蹟,讓人不敢輕視?
不管以什麼角色,參與世界的機會多了,世界自然認識兩者的異同…

這是我對中國政策讓步的見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adly 的頭像
    deadly

    狂傲的風…瘋狂之島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