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很陌生,甚至開始熟悉。
語言文字依然是陌生的, 但那些腔調跟發音,
卻褪去了因為未知而讓人神經緊繃的恐懼。

也許,是因為這次是團體同行吧。

團體,不知道自己是哪根筋不對,
腦袋像是不止息的水龍頭,
思緒永遠嘩嘩作響,
儘管未必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收穫,
也許只是留聲機的含糊呢喃,
卻在不同的情境跳出相似的話語,
每次都有一些不大一樣的感觸?

在團體中,人格彷彿被融化。
個人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形成的更大個體,所謂大我。
大我中的互相小小犧牲互相支援,
能夠做到單獨一人辦不到的事情。
但有些事情,反而一個人的時候很容易,人多就變的困難。
溝通是一回事,思考更是會被對話中被徹底稀釋。

在29樓的樓層,看著曼谷的車水馬龍,早上塞這向,晚上塞那向。

黃濁的河水如同一條閃亮的絲綢,
船來船往,大眾運輸,飯店司有,甚至貨物拖船。

我為何請假來到曼谷? 說不上來。

廉價的機票,好朋友的邀約,是足夠好的理由了。

但是不夠,我到底為何來到曼谷?

莫名的責任感偶爾又在籠罩,自己彷彿是逃兵棄卒般,
在無盡的球賽中先行抽身去喝飲料的傢伙,
讓隊友支撐,一如我也曾經如此支撐。
想起回到隊伍中,須要重拾熟悉度的一種陌生茫然,
心底不禁悶哼呻吟,甚至對自己微微發怒,
同時又對自己這樣的情緒暗暗好笑。

請假,依然忙碌到中午。

踏出家門,把工作的一切留在網路與電話的另一端,
只是祈禱一切不會出錯,祈禱自己不會造成困擾。
颱風的陰影輕輕掃過心頭,
但人生到底要過的多安全一直是一個困惑。

於是,隨遇而安吧。

市區會合,搭上客運前往機場。
一個戳印,我已經離開了台灣的管轄範圍。
等待, 飛機緩緩起飛,
顛簸中,不耐中,肢體的禁錮中,抵達曼谷。

Sean 的姑姑是個妙人,帶我們一行人搭上計程車前往29樓的摩登落腳處。

一些哈拉,一些交代,許多提醒,深夜,帶著一個小時時差的輕微疲倦,睡去。

泰國市場初體驗--對這幾位初訪曼谷的伙伴門而言。
對我而言,是一種陌生與熟悉的交替與矛盾,
那開始有點模糊的背包客歲月,
一個人在街頭人群中晃蕩也沒有太多擔憂的日子?

像是在素可泰的早晨,看著魚貫化緣的和尚,
像是在龍波邦的下午,跟來求學的小僧對話。

相似的市場,相似的玩意,可那背包客的日子卻有點模糊了。
背包客,是無憂無慮的,一種快感跟空洞交替著,
卻有很多的時間感受思考與沈思,
直到最後被空洞包圍,以及扁扁的荷包,
帶著國家認同的混淆感,這才狼狽的踉蹌回家鄉。

以為,自己屬於世界,而不屬於台灣。

相當飽足的早餐,攝取大量的食糖--泰國的糖是不用錢的,所有的餐點都有大量的糖。

玉佛寺,臥佛,鄭王廟,不外如是。

拍照,拍照,更多的拍照,以及不間斷的拍照。
這一切都是彌足珍貴的畫面,
是的,這每一個片刻都不會重現,
一如其他一般日子的每個片刻。

我來過,我看過,照片,是一種疲勞的紀錄。
每張照片都訴說的太多,於是充滿了雜音。
唯一明確清楚的,只是我存在過。

但為何存在? 跟這個世界的關係在哪裡?
不重要,對拍照留念者而言,唯一重要的只是我來過。

這個文化世界,彷彿熟悉,卻又有點距離,
到頭來我依然只是一個過客,
那些歷史典故,先人教誨,還是距離我好遠。
只是知道受人敬奉的國王,以及裝飾華美的巨人。

高山路,背包客天堂,應有盡有。
背包客,曾經我也在這一群人當中。
曾經我也在此駐足,曾經在此與德國朋友碰頭,
而如今? 如今跟著站在泰國街頭仍有些錯愕的友人,
擔心著行程,擔憂於未知,卻步於溝通,
預期的Tong Yum kung 飯店,說什麼也非找到不可,
按圖索驥,彷彿電腦遊戲中不影響過關條件的秘寶,
卻讓人花費多少心神?

餐廳是很不賴的,只是不在乎口腹之慾的我,覺得有太多有趣的事物,勝過餐廳。不過這就見仁見智了。

泰式按摩,年華老去的婦人,讓人有點失望也鬆了一口氣。失望於美麗的事物總是讓人心情愉悅,鬆了一口氣在於,畢竟肢體的碰觸,如此少了一些遐想方能正色以對。

按摩,也是賺著辛苦的皮肉錢。從洗腳開始,我有如王侯貴族名門之後,但這不讓我驕傲而是不安,儘管這只是服務的一部份罷了。按壓著肌肉,拉扯著筋骨,如此也是很耗力氣的一門生意,我卻無法估計,口袋中金錢的花費,換到的服務,究竟有什麼幫助? 而我買到了時間與服務,加上了語言不通的隔閡,卻讓我對人與人的一種尊卑關係有點迷惘。 我並不尊,但卻隱隱感受到一種優越,而事實上在社會結構中,我確實是比較優越。但我又能如何? 消費,就是一種幫助,那些來此買春的男子也一個個如此振振有詞。 這是更令人迷惘的,社會結構的宰制?

姑姑的簡單手藝,就是晚餐。
搭著Marriot 飯店免費的禮賓船去踩盤子,在颱風氣團的兩陣驟雨的夾縫中,看了一小段表演,在Marriot 飯店鑑賞廁所後是第二陣驟雨,此時我們卻在 Penisula 半島酒店的廁所鑑賞,寬敞的女生廁所,當是一絕?

又在姑姑提攜面命中到深夜,又是一晚。

一大早的水上市場,卻不若上次的熱鬧精彩。
也許因為這只是個tour,也許是不同的季節,也許是有太多的也許。只是讓船頭船尾兩位大嬸掌著槳有些不好意思,又對自己無法掌握船有些手癢。

跟團,長時間的巴士來往,壓縮的時間控制,一整個不能盡如己意,在感觸與思索開始之前,一切已經中斷結束。不在乎有什麼感觸,只在乎曾經來過。只要有照片,就滿足了嗎? 我不滿足。

回到高山路,討論釐清到底如何前往Siam square.

我背包客的血液中,對計程車頗為感冒。
畢竟目的地對我而言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前往目的地的路程。
只是到頭來畢竟那藝術中心有些距離,於是計程車還是首選。

塞車,是曼谷的常態。馬路是沒有王法的,想像過往的台灣交通,以及好幾倍的車流。

被紅衫軍蹂躪過的百貨公司還在整修。百貨公司,不外如是,但是紅衫軍的破壞,政府的態度與後續處理,卻讓我很是玩味。

千辛萬苦找到Naraya 曼谷包店,一群人眼睛發亮的挑選著手提包與禮品。
OH WELL,好個曼谷包。同樣的,路程是有趣的,但目的地卻不怎麼樣,對我而言。

九點,招了計程車前往專業的按摩店,兩小時的結結實實泰式按摩。 但按摩讓我提心吊膽,脊椎的玩意,可不是開玩笑的。 迷迷糊糊中,半睡半醒中,馬個兩節馬完了,給大媽小費後,還是搭計程車回到29樓的落腳處。

終日,JJ mall應有盡有,只是買不下手也帶不走。
逛上逛下,沒有購買慾望,只是跟上跟下。

終於遇到了Art,不知所謂的前往Local 熱鬧的市集,但已經不再新鮮。
讓東道主的Art很傷腦筋,因為高執行力的娥帶著我們把特色景點都已逛遍,他難以發揮。

是夜,啤酒花生腰果盡興,時時樂卻是一種挑戰與折磨。

次日,牛排雞肉當早餐,沒什麼行程的,平安返家。

而我還是說不出,到底為何前往曼谷。

跟老朋友Art見了面,與夠意思的酒鬼姑姑聊了天,一些對話中,有著過來人對人生的體悟。

人生,這五天中終於有較長的時間思考與自己對話。
嗑完了兩本書,高加索的玫瑰,以及阿拉斯加之死。

也很有人生滋味在裡頭。

也許,這也是意義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adly 的頭像
    deadly

    狂傲的風…瘋狂之島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