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較的對象 就無法認識自己

當沒有 他 的概念 就沒有 我 的概念

沒有別國的概念 就沒有我國的概念

沒有別人家的概念 就沒有自己家的概念

人在澳洲 旅程將近尾聲

當一個人坐著客運 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
有時希望時間就這麼停在客運上面
永遠也不會抵達終點 永遠不用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永遠的停滯在宇宙的時空當中

想起那時在屏東度過兩個月的三軍聯訓基地
當遊覽車載著官兵弟兄從新竹一路南下
多麼希望抵達的時間永遠不會到....

看著別人國家的種種
越發的覺得自己根歸何處?

路上認識一個印度法國人,有著印度的血緣,
但在法國出生長大,那麼她會覺得自己是哪裡人呢?

這個大女生現在三十一了,人在馬來西亞東南亞一帶,
想做點保育的事情,這是歐洲人的思維,四海為家?還是因為她失了根?

法國不是祖國,印度也不是,或者都是,但往往都不是..


澳洲,大不列顛帝國的一部,種種的一切客觀還價讓人感覺舒服,
是有廣大的土地,加上豐富的礦產,於是相對富裕的環境,加上西方社會的規劃制度,
造就這個地方有一種井井有條..但相對的好像也犧牲了什麼?

總之,開始想家.

狹義的家,老爸老媽老弟,那血緣割捨不去,對這世界的最牢固的臍帶..
廣義的家,那多雨潮濕,悶熱濕冷的台灣島,那吵鬧政局,那一同歡笑的友人...

對這個社會從頭到尾的參與,僅僅缺席了...兩年..一年從軍,一年在澳,
那共同的回憶,歌曲,街景,語言,新聞,文學....

身在國外,往往不是英文的問題了,而是太多的字彙與文化的狀況外..

某年某月誰誰誰說了什麼,對外國人可能是基本常識,但對我們而言卻需要一番解釋
雖然反之亦然,但相對而言外國人相對不在乎中文好不好,而我們卻在乎英文夠不夠用..

全世界,整個歐洲,都在澳洲學英文........
oh well..

阿 熱情又在理性書寫中消失了

很熱的布里斯本,熱鬧的街道,讓人不耐,也許這是回到台灣首先的不適應?


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