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太遠的看不清的,來去。
生命週期:
一個物件的建構解構生命週期(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一個程式的開始結識生命週期(視窗程式設計)
一個生命的開始結尾生命週期(生物,定義出生與死亡)
一個產品的發明修改到淘汰的生命週期,
一個組織的起承轉再轉直到轉不動的生命週期...
一個科技的週期,獵採到農牧到工業到資訊到...??
一個世代的週期,嬰兒潮少子化...
一個環境的週期,聖嬰現象反聖嬰現象...
隱約看到趨勢,但那有幫助嗎?
還是眼前的事情要先解決,否則沒有明天就沒有後天也就沒有未來。

**********

今天聽到的廣播,古典音樂電台..
我想這是一個思考的落差,雨果的悲慘世界,左拉的酒店。
前者是樂觀的浪漫主義,相信一切努力就有機會。
後者是悲觀的理性主義,相信世道自有其因果,
因果串聯太大,要能夠翻轉幾乎是不可能。
不過現實生活中,有嘗試就會有改變,
儘管未必盡如人意,但生命的意義就是為了某個目標奮鬥吧。
於是,是要抱著樂觀的信念,還是抱著冷淡的理性....
我想都是需要的,否則樂觀也會隨著環境的惡劣而消亡。
=========*************************************=========
http://life.fhl.net/Literature/April/unfortune.htm
雨果與左拉,都透過孩子的受難,表達最讓人動容的人間疾苦。
「悲慘世界」中芳汀的女兒珂賽特,直到八歲,一直被旅館老闆夫婦德那第苦待:一個小小的孩子,因為長期營養不良而比其他孩子都瘦弱,卻得作大人都未必省力的粗活;當德納第夫婦對自己親生孩子驕縱無比時,珂賽特又得承負心靈的磨難——我的父母在那裡?
冉阿讓出現的那一刻,正好是珂賽特夜間提著大水桶到林中打水,又害怕桶又吃重,邊喘邊哭邊停停走走之時,冉阿讓幫珂賽特舉起水桶那一刻,珂賽特的命運從此改變了。她這一生都因冉阿讓對芳汀的承諾,被保護的好好的,沒有再受過任何苦。
「酒店」中小女孩的受難就不是這麼幸運了。一樣是八歲的女童拉麗,母親被父親醉酒時活活打死,拉麗從此成熟成一個充滿母性的女人,她負起保護弟弟妹妹的責任,當父親酒醉要揍人時,她主動挺身被打,她想盡辦法張羅飢餓的弟弟妹妹的吃食,把自己餓成營養不良到走路得扶著牆。拉麗全身瘦的只剩排骨,體無完膚都是被打的痕跡。
拉麗終於病死了,她病中繼續做家事照顧弟弟妹妹,直到再也起不來,父親看她終日躺著,又要揍她,拉麗跟父親說:「這次你不要揍我,因為我不要你日後後悔,我馬上要死了。我一直不讓你增加任何麻煩的。讓我們和和氣氣道別吧。」然後,拉麗跟父親交代弟弟妹妹一些她放心不下的事情。
拉麗這種成熟的母性,與對酗酒父親的逆來順受,竟出自八歲的稚齡,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從頭到尾,沒有人出現來救拉麗,同情拉麗的雪維絲自身都難保。悲劇中沒有對人性有任何崇高偉大的謳歌,拉麗的善良與責任感,絕不是謳歌人性的高貴,而是襯托出人世間最大的悲慘!
拉麗與珂賽特的對比,只能說,「酒店」比「悲慘世界」,更是悲慘的世界。

=========*************************************=========

結尾的篇幅..
也是一個循環,從過度樂觀到平實甚至悲觀,
因為當樂觀沒有提供救贖,希望開始破滅,
人們只能降低期待才能讓自己在這個世界勉強生存下去。
一如A到A+當中的史托克戴爾弔詭,
必須要認知到現實,還能保有希望。
單純的樂觀,最後只會害死自己。
所以,我不相信吸引力法則,我相信數學跟奇蹟。
數學是多數事物都可以算計。
奇蹟,是總會有意料之外的資源與機緣。
但倚賴奇蹟,不可取。
=========*************************************=========

http://life.fhl.net/Literature/April/unfortune.htm
浪漫時代的人性論樂觀幻想,究其根源,還是時代的產物。我們可以看到雨果時代的共和主義英雄人物對未來的期待:「十九世紀是偉大的,但二十世紀將是幸福的,那時就沒有與舊歷史相似的東西了.... 人們不用再害怕災荒、剝削、或因窮困而賣身、或因失業而遭難,不再有斷頭臺、殺戮和戰爭,以及無其數的事變中所遭遇到的意外情況。人們幾乎可以說:『不會再有事變了。』人民將很幸福.... 朋友們,和你們談話所處的時刻是黯淡的,但是這是為獲得未來所付的驚人代價。革命是付一次通行稅....,弟兄們,誰在這兒死去就是死在未來的光明中。」
浪漫時代對未來有如此大的盼望憧憬,對身處的死難有如此大的價值意義感,這正是浪漫時代對人性論如此樂觀的原因。
  當一八四八年革命以後,這種樂觀論,隨著社會越來越不相信過往理想會實現,而漸漸淡去,理想幻滅的同時,人道主義者只看見下層社會小人物的困苦悲哀掙扎,卻不相信天地間會有幫助人超越自身的力量,加上科學越來越快速的發展,終於,寫實主義出現了,徹底走向「我只描述我看的見得事物、不描述我看不見的事物。」這就是左拉「酒店」的時代。

 

=========*************************************=========

所以,上天很仁慈嗎 ? 或只是人們希望如此而已。
上天很多愛心嗎? 或只是們希望如此而已。
不過,比馬龍效應說,你想要看到甚麼,就會看到甚麼。
如果這樣想能讓人平靜得到安慰,那就這麼辦吧。
只是太過理性又不夠自信的人們,將無處得到安慰。
因為未來並不科學,要倚賴信念才能持續的努力,奉獻一己所能。
人生也在奉獻一己所能之時,感到踏實。

=========*************************************=========

http://www.wretch.cc/blog/No1Kelvin/6442575
「天道不仁慈,聖人也不仁慈」這是書中一再出現的句子,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原文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芻狗是古代一種紙與草織成的狗形偶,作為祭祀用,用完即丟棄。整句的大意是:
「上天並不特別眷顧人們,但也不刻意對人苛薄,祂只是提供一個生存的環境,讓人與自然萬物順著本性去發展。
聖人在此應是統治者、有能者,他們也是如此,對人並不特別愛護或厭惡,沒有仁,也沒有不仁,跟上天一樣,只是提供一個國家社會的環境,讓百姓去生存發展。」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