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探討,那些在中國微軟研發中心的微軟小子門,有沒有一些共通的地方…
像是…
全都有一個充分發展獨立意志的過程。
他們不僅關心哪些事情是必須做好的,
而且更關心哪些事情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哪些事情是真正適合自己的,
哪些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
他們無一例外地在自己想要做和適合自己做的事情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我沒有發現他們具有超越常人的 I Q 。
事實是,在任何一個學習階段, E Q 都顯示出比 I Q 更重要。
他們毫無疑問屬於聰明的孩子,但是像他們一樣聰明的孩子有很多,
比他們更聰明的孩子也有很多。
他們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他們擁有健康的性格、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他們全都在關鍵的時候遇到了優秀的老師。
讓他們難以忘懷的這些老師中,沒有一個是教會他們應付考試的人。
就像忘掉了那些沒有用處的知識一樣,他們也忘掉了教給他們這些知識的老師。
這些老師之所以讓他們難以忘懷,奧秘全在課堂之外:
教給他們如何做人;
教給他們如何學習;
告訴他們朝哪個方向走去,而那裏真的就有他們想要的東西。
所以,本書的結論是:
我們既然無法改變教育,那就改變對教育的看法。
更多書摘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books/book_basic.asp?pclassid=PE&id=PE0314
http://www.education.ntu.edu.tw/EDU8/news_34/34%E6%9C%9F%E6%96%87%E5%AD%97/7/%E6%88%90%E9%95%B7--%E7%99%BC%E7%8F%BE%E6%9C%80%E5%A5%BD%E7%9A%84%E8%87%AA%E5%B7%B1%E9%96%B1%E8%AE%80%E5%BF%83%E5%BE%97.htm
「成長--發現最好的自己」閱讀心得
歷史系 姜韋良
作者一開始點出了「優秀學生」和「卓越學生」的不同,
他認為優秀學生是屬於接近金字塔頂端「D」級學生,
他們聰明、努力、用功、自制力強,但離卓越還有一段距離。
反觀在第五級的「E」學生,
他和其他四級學生的不同是,他們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和很高的EQ,
因此他們更快樂。
作者認為3E 學生出身不重要,
甚至這些E級學生也有過竄改成績、作弊等等行為,
他們的成績也不一定比其他四個層級的學生高,最重要的是他們非常有自主性及自信。
很多大陸學生隨波逐流的跟著時代走,
例如七十年代流行出國讀研究所、
在中國考一個名牌大學如北大、清華等,
但是這些有創意的「微軟小子」多是讀一些臺灣比較不熟悉的
合肥科大、中國科大、武漢科大等學校。
他們都認為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興趣」,
這是支持他們繼續研究的動力。
他們一直在尋找啟動他們迅速成長的關鍵動力,其後馬上發揮他們的潛力,
更重要的是有他們家庭的支持,
例如沈向洋的母親、馬維英的父親、周明的外祖母等,
他們都是一群不善於表達的老一輩中國人,
在了解兒子、孫子的決定後就是默默的支持,「去吧!你行」,
這些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學生比僅是成績好的學生更充實、快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