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孤獨才能高飛」
--- 徐如林 "孤鷹行" ---
每當有人問我,
下輩子最想當什麼,我都會回答," 鷹 "。
喜歡牠在乘風而翔時那種從容自在的感覺,
目前分類:人生,鼓譟繁雜的城市沙漠,我在哪? (652)
- May 04 Thu 2006 18:41
[轉錄]鷹-孤獨
- May 04 Thu 2006 11:52
悲劇英雄
喜歡文字,也許就是因為文字是對自己的對話…
可以講的很深,不用太顧慮聽話的人而調整想法看法…
掏出了心情,回頭看看,會有一種恍然大悟…
悲劇英雄阿……
不願意接受事實的人?
寧可螳臂當車,以肉身擋火車,也不願意退縮…
這是勇氣還是沒有勇氣?
沒有勇氣接受放棄之後會有什麼結果…所以寧可必碾過…
- May 01 Mon 2006 23:28
春風 後感
春末及將入夏的當下,
這感覺讓我淡淡幽暗,
但也讓我淡淡迷惘…
因為這是一個理性失去功能的瞬間。
以往,
以往面對愛情的困惑不解,
至少是理性感性的拉拔,
像是在海上抱著浮木猛力踢著水…(*1)
- Apr 30 Sun 2006 03:20
不平凡
不平凡三個字怎麼寫?
逃離恐懼的力量是最大的力量,
當別人看來稀鬆平常的事情,對一個人是生死攸關的時候,
他將會付出數倍的代價,也要擺脫這些恐懼。
或者視成功是世界裡必然的路途,
從小被教導著,引導在成功的路上,
嚐到成功的快樂而食髓知味,於是願意付出數倍的代價去再度嚐到那種快樂?
- Apr 28 Fri 2006 18:22
我的星座
- Apr 26 Wed 2006 13:35
完美戀人
- Apr 26 Wed 2006 12:12
揚不去的沉重
字裡行間總帶著焦慮,不安,疑惑,
像是努力破繭而出的春蠶,
像是努力破蛋而出的鱷魚,
很努力很用力,但是快樂的尾巴離我有點遠,
是再努力一些就能夠把握的嗎?
刻意鑽進難懂的領域,
刻意跳進渾沌的局勢,
- Apr 26 Wed 2006 02:16
友人小評,痛快!!
part1:
現在網路資訊發達‥
東西多了,相對選擇性也大了
會開始挑自己有興趣的內容看了‥
對於探究萬事萬物
我是挺佩服您在文字上表達的精煉地
但,終究是在那圓圈中打轉
也就不會去多看多想了
- Apr 18 Tue 2006 14:44
海洋/生命
生命就像是在水中浮沈的什麼玩意,
不能離開水,因為水是生命的泉源。
不能離開陽光,因為陽光是能量的來源。
不能離開水面的氧氣,不然會窒息。
在水中的波動,遠古時代到現在水中存活著的微生物,
- Apr 15 Sat 2006 23:49
蓋洛普-Strenths
Ideation/勇於接受新觀念--躍躍欲試的好奇寶寶
你深受新觀念吸引。 觀念即是概念,足以解釋大多數事件。 當你從複雜的表面下找到足以解釋事情為何演變成這樣的簡單概念時,會十分高興。 你總是在尋找事物的關連性,因此,如果看似風馬牛不相干的事,因為模糊的關連串在一起時,便很容易引起你的興趣。 觀念即是對熟悉的問題抱持一種新的看法。 你陶醉於扭轉原本熟知的世界,好讓我們以奇怪但具啟發性的角度看待世界。 你喜歡各種不同的觀念,因為意味深遠、新奇、一清二楚,或者矛盾且怪異。 基於上述種種原因,每想到新的概念都讓你躍躍欲試。 其他人可能會說你有創意、有概念甚至很聰明。
Learner/好學不倦--活到老學到老的「終極學生」
你喜歡學習。 你感興趣的主題大多視你其他主導特質以及經驗而定,不過,無論哪種主題,都會受學習方法影響, 尤其是方法比內容或結果更令你興奮的主題。 從無知到足以勝任的過程使你能量飽滿; 從初期少數事實帶來的興奮、下功夫背誦或練習,直到技巧純熟後展現自信的過程深深吸引你。 學習的興奮帶領你去參加進修、瑜珈、鋼琴課或研究所課程。 使你在充滿活力的工作環境有所成就。公司也會較願意指派你參與短期計畫,希望你在短時間學得新知,然後繼續下一項計畫。 「好學不倦」的主導特質不一定代表你想變成該領域專家,也不代表你想獲得伴隨專業或學術地位而來的尊崇。 學習的結果遠不如過程重要。
Intellection/愛動腦--看看別人,想想自己的獨行俠
- Apr 14 Fri 2006 08:00
數學力當道,年輕當家
作者:范榮靖 攝影:陳應欽 2006.4 /擁抱千億商機 無聊是金
新金融時代來臨,懂得整合財金、數學、資訊的「財務工程」人員,已成為業界最搶手的當紅炸子雞,年薪百萬非難事。
這是一股不可阻擋的趨勢!在美國,文藝復興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旗下,全球最賺錢的對沖基金「Medallion」,自1998年創立以來,平均年報酬率達34%。
令人驚訝的是,這家公司一百四十名員工裡,竟只有一位金融博士;將近二分之一的員工,都是數理相關博士。「我們不雇用數理邏輯不好的學生,」擁有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數學博士學位的文藝復興科技董事長賽門(James Simons)強調。
西風東漸,在國內金融業,類似情形也開始發生。
- Apr 09 Sun 2006 14:26
容我是我
要容易的開啟對話,最好是釐清自己想法,
拋出自己的想法,是需要相當的涉險的。
而風險控制,就是讓自己的想法停留在個人的假設,猜測…
客氣的禮貌的說出自己的疑惑,對別人的解釋與回答感到興趣吧,並肯定對方的想法吧…
跟誰,應該都一樣。
總是在思前顧後著怎麼措辭,別人可能得反應,自己又該如何反應…
提起話筒打電話也讓我相當窘恐,
- Apr 09 Sun 2006 13:51
不知所謂
很久沒有敲擊著鍵盤,訴說著我的想法心事。
是因為生活逐漸變的習以為常了吧。
總是有些想法浮起,有些想法沈沒,思緒的來來去去,但身邊沒有電腦…
等到有了電腦了,那些想法又已經降溫,不再有敘述的熱情…
就這樣,摘錄著剪輯著文章,想辦法拼湊出一個完整真實的我,卻也懶洋洋的不想多寫些篇章。
- Apr 06 Thu 2006 15:37
可能在企業中扮演的角色
金車李添財-不念書的人辦了25年教育 |
![]() |
金車董事長李添財從不對外講公益,但他卻是讓金車基金會這幾年在教育領域深耕的靈魂人物。 |
從早年的青少年夏令營、親子活動,到創辦「饑餓三十」、發起「英語史懷哲」號召外籍老師下鄉教英文,李添財投身教育長達二十五年,只為給孩子公平的機會。
十五年前,從美國念完書,當時在救國團任職的金車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孫慶國,為了推廣青少年的觀光、休閒教育,到當時的各大企業一一投遞企劃書,結果碰了一鼻子灰,「全部石沉大海,」他說。
只有金車董事長李添財叫他去面試。
二十五年來,金車現在雖然還是中小企業,但提到教育文化事業,很多人都直接聯想到金車。
金車的文教事業與企業本業發展的步調很像。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伯朗咖啡在淡水漁人碼頭、宜蘭冬山河、九份金瓜石等地拍攝,關懷鄉土的廣告片,以及每年舉辦的青少年夏令營、登山、健行等休閒活動。近兩年則發起「英語史懷哲」,號召外籍老師下鄉到偏遠山區教英文。
- Apr 06 Thu 2006 15:33
賺大錢的理由
讓改變看得見 企業公民站出來 |
![]() |
金車教育基金會從兩年前開始「英語史懷哲」計劃,請了約二十名外籍英文老師,巡迴偏遠地方學校教英文。 |
在無力感充斥的年代,許多人選擇不再等待。企業主動站出來,成為今天推動改變的新力量,他們站上財富搭起的平台,拉拔弱勢、弭平差距,期待任何向上提升的改變。
比爾蓋茲與太太梅琳達成立了世界最大的基金會,募集約三百億美元,要讓第三世界感染愛滋、肺結核的孩童有藥、有疫苗﹔張榮發最近將以二十三億台幣買下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要用來舉辦國際性獎項,鼓勵從事慈善、文化、教育、對人類有重大貢獻的人。
從個人到企業,從台灣到國際,變革的力量,正從四面八方匯聚,這些人相信,只要一個接一個,改變總有一天就會看得見。
她是依庭,桃園縣楊梅國中秀才分校的學生,長到十三歲從來沒有離開從楊梅車站一路往新竹南下的偏遠山區。這學期有幾天她特別開心。
原來秀才分校來了幾位金髮碧眼的外國老師,瞪著眼睛、吐著舌頭教ABC,甚至請同學上台玩比手畫腳的遊戲來學習。雖然依庭的耳朵還跟不上外國老師說的話,但是她的心已經起飛。「我一定會把英文練好,」依庭想。依庭不知道國際化,感受不到機會差距的壓力,但是對於自己,她已經有了不同的期望。帶來這改變的,是生產罐裝飲料的金車。
- Apr 03 Mon 2006 20:11
我的屬性:
- Apr 03 Mon 2006 17:16
經營個人品牌
在企業組織解構、個人知識力崛起的時代,個人品牌的威力,正以橫揮千軍之姿,衝擊現代的職場生態。
從微軟跳槽Google的李開復就是個案例,他是頂尖的個人品牌,好比名牌產品一般,成為龍頭企業爭相邀請的對象,在他獲准加入Google的第二天,競爭對手百度的股價就暴跌28%。
你有多少品牌價值?如果換算成金錢,那會是多少呢?美國策略管理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來台演講一小時,報酬約新台幣650萬元,這還不包括其他開銷。再來看看韓國藝人裴勇俊,《紐約時報》報導,裴勇俊的個人魅力掀起世人一股「哈韓」熱潮,他的品牌價值高達新台幣700億元。
21世紀的生存法則
沒有企業的光環而擁有個人品牌,實屬不易,不過在個人品牌當道的時代中,無論在組織內外,生存發展都要講究個人品牌。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把組織中的個人品牌,定義為「口碑」。在企業組織中,「口碑」的意義駕淩「職稱」,是工作者產品力、規範力、風格力與承諾力的綜合價值。
這幾年,台灣產業積極轉型,希冀從製造代工轉為自創品牌,追求更高的利潤和報酬。職場工作者也應如此。趨勢和管理大師湯姆‧畢德士(Tom Peters)直言,「21世紀的工作,已經從做一份工作,轉變到建立專業品牌。在職場建立個人品牌就是新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