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pml.edu.tw/blind/cgi/dlpic.php?filename=9207012.txt
 
        崇德街──清朝茶路 
今戲稱為墳墓路

舊名六張犁路,光復後納入和平東路,嗣
和平東路三段新建,於六十七年更名崇德街,
因山區為示範公墓,寓意「崇敬先人德行」。
◎段數:無 
◎分段點:無 
◎全長:一、九二七公尺

掃墓公車拐入崇德街狹窄的山路。自一五○年前形成街肆以來,直到民國九十年,這條昔
日六張犁唯一的出入道路才見到公車行駛。對大多數台北市民而言,或許只有清明節前後才
會想起崇德街。

近距離走訪崇德街最便利的方式,是搭捷運到六張犁站。清朝道光年間就有深坑地區的茶
農挑著茶,由木柵翻山越嶺往艋舺裝船外銷,這段山路稱做「茶路」。當時部分茶農不想走
遠路到艋舺,就轉向通往六張犁的叉路,至福德宮前趕集交換貨物,逐漸形成店仔口。

林慶福出生於台灣剛脫離日本統治之時,最初記憶的崇德街還是屬於和平東路,之前則稱
六張犁路,原本僅是農家行走的泥徑,日據時以碎石造路,旁邊還鋪有運煤輕軌。林慶福祖
父兄弟兩人在六張犁店仔口開設雜貨店,為庄內米、肉、蔬菜供應中心。
 
茶路熙來攘往的景象在民國五十年代以後沒落,隨著六張犁市場開幕,店仔市集功能被取代,新興商店往下移
到崇德街、信安街口,舊稱「尾厝」之處。

六張犁福德宮是台北市區難得沒有大肆翻修的古廟,正前方一棟棟紅磚老厝,因為接近山
坡保護區不易改建,純樸古味直引人追懷農村原鄉情景。鮮花店可說是舊店仔的新產業特色
,花品大多適合敬神或祭拜祖先之用。沿路往山裡走,破舊的木造矮房參差其中,瓜棚、菜
園、花圃間散見撿骨、墓地遷葬等殯葬行業。

山腰雙叉路口一邊可與南港研究院路四段相接,一邊可抵木柵富德公墓,因此有人戲稱這條
路為「墳墓路」。因無人煙,長達二.四公里山路尚未裝設水銀燈,但是路狹車少,反而成
為熱門健行路線。

六張犁山上原本只有農戶將先人葬在自家土地,日據時,強徵山坡地做為陸軍公墓。光復
後,相繼有政壇權貴看中此地風水,指定為家族墓地,加上大批外省軍眷若客死異鄉也草草
在山裡覓一角落埋身,六張犁山就這麼湧出大量墳墓。「為了掃墓,路愈開愈往山裡去」林
慶福注意到:「後來搬到崇德街的人反而多起來。」更改街名後,街口至一五七巷略拓為八
公尺寬,未拓寬的路段僅單線車道寬度,配合掃墓公車行駛才鋪上柏油。然而透過林慶福形
容,能通行汽車的路已經稱得上是「大路」。

一五七巷內的消防新村臨桃源山麓,一株被雀榕纏勒的百年朴樹是崇德街上另一叫得出名
號的景點。桃源山在林洋港市長時期曾發生一次崩塌,山邊僅剩十來戶人家,山上也任其荒
蕪多年,以致雜草積水滋生,竟爆發登革熱。身為里長的林慶福不甘崇德街蒙上污名,率家
人、熱心里民除草蒔花,還原了桃源山自然風采,成為鄰近市民天天光臨的健身休閒去處。

經市政府規畫,崇德街上現有台北市第一示範公墓,以及數家民營小型墓園。示範公墓旁
曾是白色恐怖受難者埋骨所在的亂葬崗,應家屬請求,市政府除整理墓塚之外,並展開籌設
「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公園」。紀念公園最初規畫因涉及遷移百餘座合法墳墓,一度引
發民眾抗爭,經變更設計、縮小工程範圍後才得以順利動工,終於九十二年一月十一日落成
啟用,供後人憑弔,記取歷史教訓。

因墳墓多,帶動街道發展,也因此打響知名度,在台北市路街史上,唯崇德街有此不平凡
的特色。

曾梅蘭尋兄

民國八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來自苗栗的曾梅蘭先生尋覓四十餘年,終於在崇德街山區的
荒草堆中找到白色恐怖時期被槍決,卻屍骨無蹤的兄長徐慶蘭墓塚。隨後他又陸續發現散處
三個墓區,總數二○一座無人祭掃的墓碑,每塊墓碑略比磚塊大,僅簡單刻鑄亡者姓名和往
生年代,經查證,確認為政治肅殺時期的罹難者。曾梅蘭積極奔走,終於促成了紀念公園的
設立。

阮兜是崇德街唯一二層紅磚仔厝,百來年了。這裡的土地要不是被靈骨塔先買走,山區可
能像陽明山一樣起一棟棟別墅。現在只要二二五巷旁的空地讓阮做活動中心和圖書館,阮就
真歡喜啊!(林慶福)

------------------------------------------------------------------
 
後記: 是政府沒有保存,是民間忙著餬口,還是移民人口對土地沒有感情,為什麼,我從來沒有聽過這些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