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確的未來,躍躍欲試的野心,
風風火火,刀山油鍋,終需一闖。
來吧來吧!!
那些大餅是多麼誘人,是怎麼讓人願意繳械放下物質世界的花花,而投身那未知的莽莽。
而事實,是多麼不堪,還是什麼模樣呢?
Meaning to me:
另類教育體制,需要擴張的思考方式。
延續冒險的心,永保願意冒險的心胸。
追尋導師,內視心靈,分享思維,聆聽學習。
一人當多人用的情境,開發自己的潛能。
Question/possible answer:
引導員角色/團隊使命
活動帶領,反思帶領,
引導員職涯
必須技能/訓練方式/
人力資源,塑造團隊的能力?
相關證照/未來角色校園講師
國際事務參與機會
基金會運作狀況
與救國團的關係
除了15特質外,還必須擁有幾項能力,
良好的溝通能力、
相信別人的能力、
創造力、冒險力、
復原力、悲天憫人、
強健的體魄、
良好的生活習慣,
團隊合作、
問題解決的能力、
領導力與配合協調力、
決策力、這些能力可以經過不斷的學習、訓練而擁有的。
pro
1. 敏銳度高:用視覺觀察、用聽覺聆聽、用味覺吸嗅、用觸覺感受,每一個學員的身心狀態,隨時隨
地敏感到學員的任何變化。
3. 挫折忍耐度高:對課程、對學生、對工作、對自己的期待往往不能盡如人意,面對失敗或是不完美
有坦然接受及積極面對的勇氣。
4. 學習力強:需要與各年齡層的學員對話,必須學會各世代語言及文化差異,不斷的吸收更新的冒險
教育技術及環境倫理的新理念。
7. 關懷、同理心:隨時隨地換到對方的角度思考事情,並發自內心的關心問候,讓學員感受到你真心
的對待。
8. 熱愛戶外活動:喜歡接觸大自然、喜歡各種冒險教育的活動,且會當它是個休閒活動,有回到大自
然裡就像要回家的感覺!
9. 開放的態度:願意常常打開腦袋、打開心胸接受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見解。
10. 以身作則:因為指導員的話對學生來說是有力量的,所以先要求自己做的到,才有立場要求學員。
12. 能高度忍受不確定以及變化: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在冒險教育的領域裡,也是一樣的,
會因為學員、環境、甚至指導員而改變課程。如果你一定要所有事情都On Schedule,那這份充滿『變』的
挑戰工作,會讓你時時刻刻陷入焦慮!
?
5. 熱忱:這個工作,錢少事多離家遠,沒有熱忱,保證待不久!
con
2. 應變力強:課程前規劃,但隨時準備更改課程內容進行的方式、課程的分享與回饋要能及時改變引
導的問話方式與習慣。
6. 主動、積極:指導員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必須主動發現需要自己的地方,更要對所有事情有積
極且正向的態度。
11. 沈靜:沈著冷靜的面對自己、面對學員、面對一切該面對的事情,謹慎而小心的處理。
13. 團隊工作:冒險教育的指導員絕對不是孤軍奮戰的,總是一個團隊共同出擊,每個人扮演著不同的
角色,有登山課程、就有人採買食物、有人整理裝備、有人帶隊、有人留守…等。
冒險教育的預期效益
1. 鼓勵個人透過戶外挑戰經驗發展其個人潛能、樹立獨特自我風格、增加自己挑戰及成長的勇氣及毅
力。
2. 重新創造青少年的價值觀。
3. 創造領袖青少年及提高青少年競爭力。
4. 培養台灣青少年的全球思維及地方整合的國際觀。
5. 對青少年的影響力(生命影響生命EMPOWER THEM!)。
6. 熱愛台灣的土地(發揮本土價值)。
7. 世界觀的建立(青年領袖養成)。
(1)提供機會供孩子自我發現
(2)提供孩子學習面對勝利及失敗
(3)提供孩子機會自我處理一般生活事件
(4)提供孩子獨處的時段
(5)強化創造及想像能力
(6)使活動重要性及意義性增加,但活動本身不是主體
(7)將孩子從優渥及權位環境所造成的衰弱頹喪中釋放出來,不讓孩子沉浸在該種環境中。
為了達成教育的七個原則,柯漢提供四種解決方式來處理現代青年危機的問題:
(1) 體適能訓練:藉由身體活動完成一項任務,主要概念是經由身體鍛鍊強化心靈,強化自律及自我決定的能力,
(2)突破與探險:經由航海、登山或其他長時間持久且具挑戰性的任務來提供突破與探險的機會。
(3)專案計畫任務:藝術品及手工製品之製作,
(4)救援服務:如海上救生,救火,及急救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