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 體驗式教育初探

-----------------------------------------

前情提要:

"炳權: 明天報告體驗式教育。"

於是一群人找資料,深夜(9 pm?)不歸,找著資料,詢問族中長老(?!),思考著何謂體驗式教育。

殊不知,這也是體驗式教育的一環?
所謂體驗,俯拾皆是,然未必能形成有知覺的教育學習。

學習需要動機,而身在OBT的體驗,希望上台表達能夠言之有物的期待,就是動機。

站在新進員工的立場,這是闡釋自己對組織理念的理解。
站在業務人員的立場,這是未來對客戶介紹組織的初試。
站在內部主管的立場,這是對夥伴個人特質的觀察。

如果別具慧眼很警醒的看待世事,所有的體驗都能形成意義。
端看是否有足夠的觀察力與聯想力發想,
在 what, so what, now what的循環中找到應用的靈感與體悟。

課前的反思循環:
一群人思考著怎麼表達體驗式教育,
What: 沒有組織與分割報告的主題與方向
so what: 報告的內容可能重疊很大.
now what: do nothing...wait and see

-------------------------------------------
何謂體驗式教育?


體驗式教育,該是有別於傳統教育而稱的名詞。

典型的教育,教者與學者的關係是知者與不知者的不對等關係,
是農夫對待稻秧,是園丁對待花園,是依著教者的想像與理解去形塑學者,
似乎假設教者能通曉學者的狀態,假設學者無知無能去理解使用新的知識。

而體驗式教育,是怎麼有別於典型的教育呢?

從最原本的
"讓山自己說話",意指在生活中,活動中,讓學員自己進行思考,而不給予答案。
到後來的 "引導討論",意指"盍各言爾志"的針對特定議題的討論,
到最後Bacon(培根?)提出的隱喻式引導,結合了前兩者的特質。
--個人理解:
隱喻,就是一個故事或情境,也可以是遊戲或活動的內容。
對於隱喻的討論,
既有達到討論的特質,讓團隊成員彼此的想法得以分享激盪。
也有因為隱喻的特質,讓團隊成員在分享想法之餘也能將心得與想法自己內化。

--------------------------------------------------------------------

體驗式教育的重要性在哪?

高度發展的複雜時代,我們是迷失的。

遠古的傳統社會,人們直接跟大自然學習。
過往的農漁牧獵社會,人們跟從著經驗與大自然應對。
大自然是一個漫不在乎的嚴師,
它不告訴你對跟錯,你違逆它運作的道理,他遲早叫你付出代價。
農夫不照節氣耕作,沒有收成。
獵人不顧動物習性,沒有獵獲。
在大自然中生存的人是謙卑的。

一直到工商業社會興起,人們向都市集中,
人與人的理解與認識造成斷層,太多無法言傳的知識傳遞中斷,
社會變遷快速,過往的經驗來不及內化咀嚼就已經被拋棄。
人定勝天的科技發展,對於專家的信仰超越了真實的經驗。

太過複雜的世界,太多無法第一手經驗的理論被輕信,
電視與娛樂塞滿了都市人的生活,人口的多數已經忘記如何真實的思考。
無所不包設想周到的服務,讓人更是習慣接受現成的解決方案。

豐富多元的大自然,提供了萬物怎麼生長運作的表演舞台,
但人們卻已忘記,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環,
吃著速食麵,想著速食理論,身體偏食,思考也偏食。

從填鴨的教育方式開始,其實教育的宗旨就已經忽視了學生的需要。
大量的考試,養成了公式套用的習慣,失去了學習的胃口。
公式怎麼產生的? 也就是抽象概念是如何產生的? 我們漸漸忘卻。


{1,1,1,1,1,1,1,.....}
{1,2,3,4,5,6,7,8,...}
{1,3,5,7,9,11,13,...}
{1,1,2,3,5,8,13,21..}

你看到了什麼? 你觀察到數字之間的關係嗎?
你能找到第n項的數字跟n的關係嗎?

{1,1,1,1,1,1,1,.....} ==> 第n項的數字會是 1
{1,2,3,4,5,6,7,8,...} ==> 第n項的數字會是 n
{1,3,5,7,9,11,13,...} ==> 第n項的數字會是 2 x n -1
{1,1,2,3,5,8,13,21..} ==> 第n項的數字會是 第n-1項的數字 第n-1項的數字相加

這是觀察出來的公式。
但如果跳過觀察,只是套用公式,你怎麼能理解公式得出的數字有什麼意義?
那是否會因為不理解攻勢的使用情境而套用錯公式呢?

套用到日常生活,任何的規定與說辭的背後都有其原因,只是我們總是太輕易的接受。
到底事實與看法之間的界定在哪,我們總是輕易混淆。
輕易的使用刻板印象來以偏蓋全,看到黑影就開槍。
於是自己就隱身在專家學者的說法後頭,但是你個人的聲音在哪裡?

社會公民,團體成員如果沒有自己的一套有頭有尾的意見,
根據自己有限的經驗對想法看法做出理解,而只是基於種種因素遵從或抗拒,
那麼有如缺乏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會導致崩潰,思考的系統趨向一元也是崩潰的前兆。

而體驗式教育,就是在設計的遊戲當中,藉由共同的遊戲經驗進行討論,
引導人以參與者的不同視角設想,重新觀察理解自己身處的情境,
而能對現狀有更完整的理解,而能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

為了持續的生存,為了不同解決方法的產生,我們尋求方法。
這方法就是經營一個情境,讓眾人能夠進行有效的討論。
有效的討論需要有效衝突並能達到眾人認同的結論,
有效的衝突需要足夠的安全感與凝聚力,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個名詞。
除非在設計的情境中,讓這一切正面負面人性被突顯出來,
在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下進行討論,一環一環的試圖達到特定的效果。

-----------------------------------------------------------------------

為何要遊戲活動?

在遠古,我們就透過一些儀式來表達複雜的概念。
情境就是一種儀式,把氣球比做責任,於是不讓氣球落地象徵著對責任的堅持。

試圖在遊戲中賦予道具意義,讓參與者在活動中聯想到自己面對的真實世界,
在一個遊戲--現實生活的模型中尋找改變方式的proto type,進而應用在真實世界。

--------------------------------------------------------------------

7 parts:

破冰  建立成員間的關係
信心建立 建立成員對環境能控制的自信
信任支持 建立對團隊支持信任
溝通合作 共同完成簡單的目標
問題解決 需要共同界定問題尋找解決方案
社會責任 ? 定位對團體應負的責任?
個人責任 ? 定位對個人應負的責任?

每個遊戲都有這七種特質 強度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adly 的頭像
    deadly

    狂傲的風…瘋狂之島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