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T與 ELOB.. 1

「外展遠征學習」方案(ELOB)介紹... 2

(1)、課程與教學... 3

(2)、標準與評量... 4

(3)、專業發展... 5

1. 課前訓練:... 5

2. 課中訓練:... 5

(4)、科技運用... 5

計畫目的... 6

實施的目的... 6

一、方案評鑑:... 7

(A) 專家諮詢... 7

(B) ELOB教學方案發展... 7

(C) ELOB方案評鑑... 7

三、 種子師資培訓規劃... 8

1、 編制... 8

2、種子師資的招募來源(teacher pool)... 8

3、 訓練方式... 8

(a).初階課程... 8

(b).進階課程... 9

(c).高階訓練採非制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 9

工作項目與流程... 9

計畫評估... 10

經費預算:... 10

ELOB操作方向

OBT與 ELOB

台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Outward Bound Taiwan)自1998成立至今,不斷地投入企業界及教育界推廣體驗教育的價值,尤其在與各級學校合作戶外體驗課程的過程中,深刻感受教師因背負傳統知識講授,使學生於學習上處於被動吸收的包袱。

因此,本會近年的目標之一在積極協助教師專業能力的多元發展,培訓學校教師將體驗式課程的精神與操作模式融入原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最終使學生不僅學習到學科相關知識,同時還發展團體合作、語文表達,藝術鑑賞等多元能力,以及實際結合生活經驗和社區事物,能積極地關懷社區,珍惜自然環境,培養學生擁有「帶得走」的全方位能力為目標。

本會除長期深耕臺灣在地的體驗教育活動外,亦透過國際的體驗教育平台從事多方的交流活動,將國外體驗教育的新知和技術同步引入臺灣,並進行改良和創新。

其中,2007年在美進行活動交流期間,接觸到以體驗教育精神所創立的學校改革方案ELOB(Expeditionary Learning Outward Bound School),其對於學生學習的斐然成效和學校學習文化的成功形塑,深深感動和啟發本會未來對於學校體驗教育的推展,後續便積極尋求合作學校來進行ELOB教學模式的試行。
美國ELOB方案具有教育創業(educational entrepreneurship)的特性,方案以改善整體學校教育為目標,激勵學校教育工作者去嘗試、凝聚和探討新的教育思維與技術,並以實驗精神開發新的課程、教材、教學和評量等核心實務。

目前本會在國內各地初期推動ELOB的經驗顯示,基層教師的專業成長已獲得參與教師們的熱烈回應。然而,如何在國內龐大、多變且複雜的教育事務中,進一步對學校和學生發揮更多正面的影響仍是待解的課題。

本會除秉持「服務、奮鬥、永不放棄」的宗旨,持續地將ELOB的教育模式分享給國內的各機關學校和學生,本會期望藉由師大教育系為全國師範教育的領導者,從教育專業發展中心的合作平台建立,能吸引更多的夥伴參與和認識國內ELOB的發展,共同為台灣的教育環境邁向創新、積極、高績效和高品質的學習環境而努力。

「外展遠征學習」方案(ELOB)介紹

「外展遠征學習」(expeditionary learning,簡稱EL)的概念源自戶外探索教育的概念。「外展遠征學習」借用探索教育(adventure education)在登山、航行、泛舟等長天期團隊歷險活動形成的學習隱喻,擷取「學習是以真實生活為背景,在探索或解答迫切問題的過程中,互助分工、協力建構知識與技能的歷程。」,並將此概念和精神融入學校教育的場域中(劉恆昌,2010)。 該方案是由美國外展機構(Outward Bound USA)所推動,故該方案稱之為ELOB(expeditionary learning outward bound)方案。該方案的設計原則分述如下:

1. 自我探索為首要(The primacy of self-discovery)
2. 有創意的點子(The having of wonderful ideas)
3. 為學習負責(Responsibility for learning)
4. 親密與照顧(Empathy and caring)
5. 成功與失敗(Success and failure)
6. 合作與競爭(Collaboration and competition)
7. 多元與包容(Diversity and inclusion)
8. 親近大自然(The natural world)
9. 獨處與省思(Solitude and reflection)
10. 服務與關懷(Service and compassion)

ELOB的設計方案提出了五項核心實踐標竿(Expeditionary Learning Outward Bound,2003),包含

1. 「學習遠征課程」(learning expeditions)、

2. 「活化(主動)教學」(active pedagogy)、

3. 「文化與品格」 (Culture and character)、

4. 「領導與學校改善」 (Leadership and school improvement),以及

5. 「學校結構調整」 (Structure)。

透過形成校長、教職員、學生、家長與社區人士緊密的社群關係,來支持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並設計學習遠征課程和善用活化教學法,來促進學生達成學習目標和品格發展,塑造具有體驗學習的學校文化。

以下針對ELOB的教育模式,依「課程與教學」、「標準和評量」、「專業發展」、「科技運用」和「班級經營和領導」等五個部分做說明。

(1)、課程與教學

ELOB係以經驗學習理論為教育基礎,其典型的課程活動與教學目的也就反應出濃厚的經驗學習風格,見表1。

這些課程活動都是以學習遠征(learning expeditions)的大主題課程再做包裝,因此,主題式課程或是統整式課程的內容便需搭配許多學科領域的專業內容做發展,例如當地湖泊的水池生態(生物)、水質(化學)、水波的運動(物理)等自然科學領域的統整,亦或關於社區無業遊民的人數與社區經濟發展歷史的關係等社會科學領域,也可能是自然與社會統合性的主題所進行的主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表1
對照經驗學習階段的ELOB的教學設計

經驗學習階段

典型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具體經驗

田野調查

建立生活連結、好奇、資料蒐集

反思經驗

靜思與討論

專注、獨立思考、交流、評析與價值澄清

抽象概念

個人與團隊的成果展

品質有系統的作品、展現多元智能、團隊合作

行動驗證

社區服務(服務學習)

理念的實踐、回饋社區、判斷與決策、問題解決、社會責任

除了課程本身的主題要能吸引和生活經驗連結外,ELOB的教學法也特別著重指導問題(guiding question)的設計。不同於傳統教學習慣在簡單使學生瞭解學習目的後,便給予大量資訊的說明或解釋,亦或讓學生從事某項任務的執行,卻未必清楚課程與生活之間的意義存在。體驗教育的教學是透過疑問滾動疑問的過程,引發學生求知想解答的慾望,引導學生從後續學習的經驗做整理,建構學生個別的理解能力和對問題解答的推測能力。

  學生在課程最後的成品(final product)規劃,以及引入專家資源(experts)的作法,都是確保學習過程與結果能達到高品質的專業水準,加強與現實世界的連結。

(2)、標準與評量

      ELOB模式採取「強力標準」(power standards)的作法,教師們經由校內專業學群的討論,檢視學校本位的課程目標以及學科領域的綱要內容,並依據教學實務的考量精選出幾項最重要的課程發展標準以規劃課堂的學習目標。

  每堂課程對於學生學習目標的設定還搭配課堂佈局,以第一人稱的用語表示學生要使用的能力和學習內容,例如「我會比較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使用槍枝武器的差異」如此的學習目標,清楚且明確的展示在教室內,目的是要告知每個人都參與學習,並瞭解自己的角色和責任。

      ELOB的學習評量方式頗為多元,由於體驗課程的設計為主題式,其作品產出通常非一蹴可及,而講求學生必須不斷在草稿和修正間來回練習,直到產出的作品能符合標準,有別於傳統紙筆測驗無法掌握能力改變過程的缺失,採用藝文領域常用的檔案評量(portfolio assessment)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是否合乎標準。

  由師生共同討論評比標準以及學科專業的能力要求,使學生對應具備能力層次提出合適的行為,因此,評量標準會在學生的特質和作品被要求呈現的形式間做出彈性調整。除了對於學科學習標準的評量發展外,有的ELOB學校會發展「事件評量」(events assessment),主要是記錄學生的學習行為,以瞭解學生對課程學習已精熟或困難的地方(王煜捷,2010)。

(3)、專業發展

專業成長的焦點是教師的需求,而非演練課程專家的設計和片面的技術。體驗學習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首要原則是使教師變成「學習者」(learner)和「引導者」(facilitator),而非知識的分配者。所以,教師專業發展會依照課程計畫的不同實施階段進行安排(引自王煜捷,2010)。

1. 課前訓練:

a. 社區探索:

  對周邊社區進行田野調查,建立對社區學習資源的認識;
b. 外展機構的探索課程:

  認識戶外體驗教育的活動形式與精神,學習更多團隊帶領的技巧,像是暖身、信任和問題解決等;
c. 研討會、工作坊和交流;
d. 基地講習:

  介紹和分享學習體驗主題課程的規劃和執行經驗。

2. 課中訓練:

e. 課程發展會議和短期進修:

  營隊開始前安排課程發展會議做設計與諮詢,規劃與承諾發展營隊的學習探索主題課程;教師聚會交流做短期進修,安排顧問共同檢討過去實施的課程,並著手擬定新的課程設計。

  這兩項訓練都必須討論和處理課程標準和體驗學習的設計原則間目標系統的連結問題。

f. 教學會議:建立教師共同規劃和分享課程與教學心得的時間。
g. 專題高峰會:參與針對特定主題,如健康、人體解剖學、音樂藝術等體驗式課程,重新體驗學習體驗主題課程的運作和教學難題的分享與諮詢。

(4)、科技運用

科技被視為促進學生學習的輔助科技,並已納入體驗學習模式的發展標竿中,可視學生需求將科技融入教學方式中。另外,也可將科技本身視為學習探索的課程主題之一,使教師和學生去接觸、認識和理解,並產生使用的動機,甚至改善或發明新的科技工具。
(5)、班級領導與經營

對於學生團體的行為管理,有部分原則也源自於外展探索教育的精神和操作方式,例如「選擇性挑戰」(challenge by choice)和「全方位價值契約」(full value contract),前者是讓學生在感到舒適的情況下有責任和權利去參與活動,後者是學員彼此出自先前經驗對如何達到相互尊重的承諾協議。

  類似的概念也可以在學校或班級進行操作,例如制訂班級公約,或是教導品格學習的部分,以評估標準建立出檢驗學生品格的「評量準則」(rubrics)工具,例如學校描繪出學習需具備的五種健康品格,像是正直、勇氣、同理心、責任和自律,在每一個品格項目中依據「傑出」、「符合」、「尚未」和「缺乏」的四個水準列出符合的行為,例如「傑出的正直」是能夠拒絕參與不當的行為,內容通常屬於原則性而非具體事件,使得師生雙方可以進行標準的討論和具體學習行為的連結。

計畫目的

本提案計畫是以達成2011年暑假期間舉辦的ELOB營隊活動為導向,於營前完成招募營隊所需種子師資,並進行為期半年的專業能力訓練工作為目的。暑期營隊是以國小畢業升國中的學生(含弱勢、高關懷學生)為標的參與者(target participant),以新興能源教育為主題,導入科學、科技和社會等知識、議題和相關概念做課程設計,並以體驗學習方案(ELOB)的教學模組來實施。在營前種子師資的培訓階段,期望與教育專業發展中心開設一系列相關的課程和教學工作坊,培訓在職教師與師範學校的學生共同參與研習相關的課程知識和教學技術,並於該年暑假營隊的辦理期間,實際由培訓的種子教師進行能源教育課程的教學服務。

實施的目的

本計畫實施的目的有三,分別為:

1、 以能源課程為主題,ELOB為教學模組,發展與推動創新的營隊教育模式;

2、 將能源課程與體驗學習模式,應用於國小升國中學生(含一定比例之弱勢學生),提升其科學的基本素養、興趣和學習能力,達到銜接教育的作用。

3、 評估參與本新興能源科技課程方案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回饋修正開發的課程與教學設計。
ELOB能源教育夏令營規劃

營隊運作的整體規劃係由在推動ELOB方案的台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Outward Bound Taiwan)負責。營前種子師資之專業培訓課程和輔導規劃,則由外展教育基金會和台師大教育系的教育專業發展中心共同開發訓練平台。

  除兩個單位所安排的師資進行訓練外,亦邀集能源教育領域的相關專家進行課程和教學部分的討論。營隊方案的評鑑設計部分,則委由台師大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進行,評估參與營前訓練種子教師的學習情況,也評估營隊期間參與學員的學習情形。

  藉由評鑑結果使得外展教育基金評估ELOB融合至學科教學的效果,亦進一步評估未來推動學校發展ELOB方案的可能性。

一、方案評鑑:

使學生於ELS營隊中藉由體驗式學習的設計課程,獲得主動探究新興能源知識的成就感與能力,並將科技素養與真實生活結合後產出高品質成果。更將所學習到的知識與能力內化為自身之態度與能力。

(A) 專家諮詢

本計畫之專家包括教育專業發展團隊、ELOB方案團隊、種子教師團隊、評鑑與研究團隊。透過四個團隊的合作與諮詢,以便在教師培訓及課程實行上能實施與推廣。

(B) ELOB教學方案發展

透過此教學方案之發展,不僅使新興能源之議題受到重視,使科技素養的培育有新的教學方式,更可將ELOB於學科中的操作進行實驗與修正。

(C) ELOB方案評鑑

目前擬採取的評鑑方式如下:
1. 教師教學表現的前後測:探討教師在轉化ELOB教學能力的進展。
2. 學生學習表現的前後測:探討學生在能源教育上的進展。
3. 學生學習意見調查:透過學生意見調查與回饋,瞭解方案推動過程中學生學習的意見與感受。
4. 教師意見調查:瞭解教師對此方案的心得與評價。
二、營隊操作:

(1) 所有學生以10-12人為一小組,每小組由一個教學小組帶領學生進行主題探索。

(2) 課程進度:

第一週:新興能&分組主題探索
第二週:分組主題探索&成果產出研究
第三週:成果產出研究&高品質成果呈現

三、 種子師資培訓規劃

1、 編制

      ELOB能源教育營隊的種子師資培訓工作分為行政與教學兩組。行政工作組由師大教育專業發展中心2名工作人員和外展教育基金會2位工作人員組成。教學設計組則招募在職教師8人和師範學校的在學生16人,並由一位在職教師帶領四位師範學生,輔以1位行政人力形成教學小隊,共分為4個小隊,營隊工作總人力為28人。

2、種子師資的招募來源(teacher pool)

在職教師部分預計由目前已完成台北縣高關懷冒險王種子教師訓練的中小學教師為主,約50人(去年結訓30人和今年結訓20人)。師範學校學生,是以臺灣師範大學和各縣市教育大學學生為招募對象,招收人數為16人。

工作團隊

營隊工作

行政

OBT 2人

4個教學小隊

師大教育專業發展中心2人

每隊 行政顧問1人

在職教師2人

師範學生4人

教學

在職教師 8人

師範學生16人

3、 訓練方式

主要分為初階、進階和高階三個階段的課程訓練。

(a).初階課程

以帶領種子教師認識體驗教育為主,包含課程理論和引導技術的介紹。

(b).進階課程

分為能源課程設計和ELOB教學模組兩部分的專業訓練。

能源教育課程將協同能源領域的專家進行訓練課程的規劃,以國小自然科的學習程度為基礎,並銜以部分國中理化課程的內容作介紹。課程規劃需連結日常生活經驗,教材能就地取材,就地開發為主要訴求。

ELOB教學模組的訓練則是以活動領導為基礎,包含學習營隊的目標經營、催化小隊合作學習、引導小隊進行專題式學習、設計學習觀察和評量等。

(c).高階訓練採非制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

鼓勵或選拔部分種子學員進行國外交流、開設行動學習的專題課程、安排小隊實地進入教學基地或學校進行實務訓練等,相關訓練課程的初步配置如下表。

 

初階

進階

高階

目標

體驗教育介紹

能源課程設計

ELOB教學模組

專業交流和行動學習訓練

對象

師範學生

在職教師 在職教師

師範學生 師範學生

在職教師和師範學生

訓練主題

T.T.T.訓練&領導回饋。

(1)建立活動願景與規範

(2)合作學習

(3)專題式學習

ELS年會和基地訓練(Site Training)

內容

介紹體驗教育課程理論和引導技巧

老師設計並實際

操作課程教學,

由引導員協助輔導。

行動學習與研究專題

時數

60

72

72

條件

必修

必修

選修

工作項目與流程

本計畫各月份具體工作項目如下表所示:

月份

工作內容

2010年\十月

1. 提出專案計畫申請
2. 邀集和組織工作團隊及相關單位

十一月

1. 與合作單位進行工作協調
2. 選定新興能源課程主題和發展主軸
3. 規劃種子師資專業訓練的課程和授課人員。
4. 招募營隊的種子教師人員。
5. 開發ELOB能源教育計畫的評鑑系統。

十二月

1. 教學團隊專業發展的訓練(初階)
2. 專家諮詢與教學會議

2011年 / 一月

1. 教學團隊專業發展的訓練(初階)
2. 專家諮詢與教學會議

­二月 – 四月

1. 教學團隊專業發展的訓練
2. 專家諮詢與教學會議

五月 – 七月

1. 學生招募與營隊課程介紹
2. 教學團隊專業發展的訓練
3. 專家諮詢與教學會議

八月

1. 新興能源ELOB營隊課程執行
2. 專家諮詢與教學會議

九月

1. 新興能源ELOB營隊結束
2. 工作計畫成果報告產出
3. 學生、教師、計畫團隊成果展出

十月

1. 評鑑回饋與評鑑會議
2. 推廣策略經驗分享和焦點團體座談

計畫評估

、 預期成效
、 擴大ELOB新興科技課程適用範圍
、 強化ELOB課程於學科課程施行的基礎
、 提升學生於能源教育的學習表現與科技素養
、 結合各界力量,集思廣益,發展新式教學策略。
、 對參與人員之貢獻
、 對研究團隊成員之貢獻
、 對課程研發團隊之貢獻

經費預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adly 的頭像
    deadly

    狂傲的風…瘋狂之島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