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段苦澀的記憶,我想。
台灣的故事,再怎麼高壓再怎麼威權,
也沒有那戰後百廢下秩序重建來的刻苦,
也沒有那養活無數人口的壓力。

馬克思摧毀了倫理,毛澤東解體了孔教,
為了讓中國人從魯迅所說吃人的禮教中醒來,
付出多少的代價? 但不醒來又會是什麼光景?
但說要醒來,真的醒來了嗎?

我不知道,只是想起最後一個匈奴 或哪本書中的情景,
小小的房間聚著一群一起下鄉插隊的知青,
一些無意義的喟嘆,一些打高空的理論,
一起喝酒一起發呆,一起度過荒蕪的農村生涯。
這些讀書人,儘管能夠勞動,
又怎麼能承受勞動之外的空白時間如此荒蕪?

又因為是下鄉插隊,
所以觀念上就沒把這當作自己的家鄉。
小小的房間,寥寥的家具,
一切都將就著用,就這麼將就了若干年。
好像隨時可以將一切打包進皮箱,離開這個環境。

對知青而言或許是回家,或許是其他意義。
對我而言,似乎已經決定是生命的旅人,
所以在哪裡都不會久呆?

或已經看透生命的有限,聚散離合有時,
於是房間也是如此的蕭索單純?
似乎極小化所有的物質享受,
除了廉價的啤酒,以及厚實的書籍,
必要的幾件衣服之外,別無長物。

還在嚮往著已經成為歷史的美國波西米亞,
但只能苦笑那美麗的知識份子夢境已成絕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adly 的頭像
    deadly

    狂傲的風…瘋狂之島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