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今天,一場震撼教育之後--沉默的震撼教育,震撼在對事情的分級思考,震撼在提供願景思考,但也許根深蒂固,或者該說是更源頭的是對自己缺少信心的不安全感。

每個人的行為反射他的思考現狀,昨天的橘子說明會行前會,同樣面對不熟悉的遊戲原子爐,自己的思考是有貢獻一分心力,但是為什麼感受到的是無力感?

道具散落一地,而我拿著腳踏車內胎若有所思,打成一個環又再鬆開,若有所思。

從武平提出我在思考的點,覺得自己甚麼東西被剝奪了,但也只是因為自己沒有第一時間分享自己的想法,而我卻在意著別人的彷彿搶功,這不就正是重視自己大於團隊嗎? 重視自己的面子,重視自己的想法是否完整… 因為想法不夠成熟完整的被忽視或否決感對我而言太重了?

但同時也凸顯自己經常性的思考不夠完整? 沒有能很快的形成概念? 是否還緊握著過去的榮耀不放,儘管也清楚台大只是一個光環,但是否能真的視為過往雲煙? 過往的呆呆向前衝,目前已經被證明在這個世界不夠適用,更多的溝通與確認,目標的釐清,聚焦是很重要的。也許這也是過去的表現也只能到一定的程度,因為只是靠自己的呆呆向前衝,教授助教同學之間的交流也是很少的,也許也凸顯上一段提到,期待或限制自己,必須自己完成。
於是,也就少了許多的對話,趣味,共享的經驗。

而這個想法,也許是長久以來的默默流淚肚裡吞,因為在心態假設上是認為,自己是孤單一人的,必須獨力面對的,因為被排斥,學生時代被同學排斥在外。因為在心態上也已經接受,這些想法看法是不被理解的,也不需要被理解的。

想法的還不夠完整成熟要多完整成熟? 不也在大家的補完之下達成目標了嗎? 對此自己的心情是甚麼呢? 似乎是貪心的認為,沒有能照自己的想法執行嘗試?  或許更多的是,我被聆聽到了嗎? 但時間限制下的混亂,每個聲音都被聽到了嗎? 如果這個團體並不是有意的忽視我,那我有必要如此過度的反應嗎? 又,聲音的被聽到,對我而言為何那麼重要呢?

是自己是否被喜歡,這個關鍵嗎? 納自己如何去喜歡人也許是下一個關鍵。
這是能力的問題嗎? 不是,這是人際關係的議題,因為不懂得人與人溝通的關鍵,因為內建的感受是防備,覺得自己不會受人喜歡。因為內建的模式是批判,批判自己也批判別人,帶著剪刀,像是隨時隨地準備要修剪別人或自己,但是又知道這樣的舉止太過唐突,所以左手抵抗著右手,於是剪與不剪的衝突處處可見。

也許像是在詞彙理解上太過精密的儀器,對於字詞的詞彙太過強求,但是對於理解造成了障礙。也許是跳躍焦躁著,像是拉著雪橇的狗兒,像是捕捉到太多意識,像是在路上收到了一大把的傳單,卻來不及看來不及想,到底自己的需求方向在哪裡? 到底對方想要傳達的是甚麼?

許多的解釋,然後呢? 下一步呢? 還是繼續放開心胸思考與討論,在時限前完成任務!!

所有的挑戰,認真去做都是大學問,而我怎麼看待此時的自己?

目標在於指導員的價值提升,比較有架構的看指導員的發展脈絡。

但自己怎麼看待指導員這個角色?
當自己都失去了底氣,又怎麼要求夥伴?

如何在現況下,讓新任指導員快速的上手學習?
軟硬技能的釐清區分,是個開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