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Oracle Bones)──
評介人:北一女中退休歷史教師 沈育美
1書籍基本資料:
書 名:甲骨文(Oracle Bones)—流離時空裡的新生中國
作 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
譯 者:盧秋瑩
出版社:久周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5月
類 別:旅遊文學類
定 價:480元
2.本書大意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以記者或自由撰稿人身分,從1999-2002年在中國長時間停駐觀察,本著新聞記者的敏感和文化考掘的興趣,他記下這期間所接觸、尋訪的特定人物與新聞事件,除了留意他長期居留的中國政治中心北京的流變之外,遊蹤還遍及東北鴨綠江畔的名勝——丹東、考古文物出土的河南安陽、四川三星堆,經濟急速發展的深圳特區、溫州小鎮,甚至遠赴新疆與台灣追蹤探訪,不僅對享譽學界的中外學者進行口訪,查閱既有文獻史料,更不時從持續交往的學生、朋友,乃至計程車司機、參與挖掘文物的農婦等常民的口述、記憶中,去印證親眼目睹的中國社會文化變遷,去拼湊潛藏在事物表象之下的真相,進而引導讀者思索我們身處的多元世界。
3.寫作特色
彼得‧海斯勒慧黠的觀察,幽默中不失悲憫的語言,一如許多優秀的西方記者,但有別於一般美國記者的新聞報導方式,他癖好歷史文化,踏查、探究有如田野調查者,尋訪、分析十足是個資深媒體人,觀察議論更儼然是文化評論家,透過對特定人物與新聞事件的長期追蹤,讓他的中國觀察不因一時興起而流於浮面膚泛。特定人物像是離鄉背井到沿海找出路的知識青年、在北京操作黑市買賣而後移民美國的維吾爾人、遊走於邊緣探索的導演、寫下大師級著作卻死於文革的甲骨文專家,新聞如六四的週年紀念、法輪功的和平示威、台灣的選舉……隨著這些人或事件的引領,他遊歷許多地方──中國的邊城、美國的唐人街,甚至是新疆或台灣等有爭議的地方,不僅紀錄這些人形形色色的生活故事,觀照他們的生活與生命如何被變動的世界塑造成形,更探掘這些人物或事件長期發展的背景,發覺潛藏其間的時間線,因為它連結了過去、現在,更蘊含未來的歷史脈絡。
爲了提示理解歷史脈絡的方法,作者藉由穿插在章節間的古文物—如殷墟出土的城牆或甲骨文研究的故事,映射出一種較深的時間感與文化探究的各種線索,以暗示讀者:要從地上(既有的人、物、文獻)、地下(考古的、文字宣傳所看不到的、法規限制之外的)、時間(縱深)、空間(距離)等多個向度來看這片人間風景,尤其是加上第三個向度:時間,你所看到的,才是較為完整的人類社會。作者企圖以這樣的方法帶引讀者觀看變動中的中國社會與文化,省思我們身處的當代世界。
作為密蘇里州出身的白人,在觀察中國社會政治文化時,作者並不避諱他美國人的立場,儘管如此,他強調觀點的重要,而距離影響著觀點,「如果你是從外面一步步走進去,一個文化看起來將是截然不同」,所以他奔赴每個現場,訪談遠遠近近的相關人士,口訪所得的軼聞之後會有查證,查證之後或是議論虛實,或是排比不同來源的資料,提供讀者比較、論斷的依據。表面上,本書紀錄的是中國近七、八年來的變化,書名《甲骨文》則明白的告訴讀者,觀察的眼光要拉出三千年的跨度,從甲骨文紀錄的人文意義(文字是企圖預卜未來)開始,拉出這條幽微深遠的歷史文化軸線(記得的事和試著要遺忘的事,總合而成的中國歷史),以比較深廣宏觀的角度,去了解中國這個國家,和住在那裡的人,儘管由這些個體生命故事,拼圖而出的當代中國社會風貌,猶如甲骨文上的密碼或隱喻,難解,卻充滿訊息。
雖然彼得‧海斯勒的中文流利,此書以英文寫作,透過翻譯瑕疵無法避免,是中文讀者一點點小遺憾。
4.問題討論
(1)在北京知識份子心目中,深圳是個沒歷史、沒文化、沒格調的地方;彼得‧海斯勒遊歷深圳之後,卻認為他集勇氣與不完美、殘酷與成功於一身。對於深圳這個經濟特區,他們各自站在什麼角度來評論?台灣有沒有什麼地方你也認為它「是個沒歷史、沒文化、沒格調的地方」?你有沒有興趣親臨當地深入觀察?如果要從地上、地下、時間、空間等向度來看,你會從哪些管道去取得相關的資訊,以進行了解?
(2)紐約費城管絃樂團指揮說:「中國人對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一定有著根深柢固的想法」「中國音樂是塊狀,而非流動的線狀」這種很意象式的解釋,很可能觸及了中國人潛意識中很深的層面。對於上述的說法,你同意嗎?如果同意,請舉出實例來支持上述的論點;如果你不同意,也請舉出實例來反駁。
(3)在美國,記者有一定的報導領域,他們希望透過報導來引起改變,這是新聞事業最高的、也是最被稱譽的理想之一。每個美國專業的記者都知道水門案:專業的記者如何幫忙把一個腐敗的政府給拖下臺。新聞在中國沒有什麼意義:這個國家雖然每年都在改變,但步調平穩且動作微妙,即使是大事件也草草落幕。彼得‧海斯勒因而以他的親身體驗,寫出流離時空的中國觀察,解構中國特有的「微妙」。在台灣,記者多報導些什麼新聞?有沒有透過報導來引起重大的改變?或是台灣的新聞也像是另一種「步調平穩且動作微妙」?又,台灣的記者如何報導對岸的中國?這些報導勾勒出什麼樣的中國印象?
5.延伸閱讀
《甲骨文(Oracle Bones)—流離時空裡的新生中國》是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繼《消失中的江城》之後第二部中國觀察的作品。《消失中的江城》曾獲得「奇里雅瑪環太平洋圖書獎」(The Kiriyama Pacific Rim Book Prize ),此書是一本長篇遊記,紀錄他在長江古城──涪陵的兩年英文教師生活,曾蟬連《紐約時報》數周排行榜。
6.作者相關資料: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是個30多歲的年輕人,成長於密蘇西里州的哥倫比亞市,在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英文和寫作,並取得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碩士。曾自助旅遊歐洲三十國,畢業後更從布拉格出發,由水陸兩路橫越俄國、中國到泰國,跑完半個地球,也由此開啟了他的旅遊文學寫作之路。
海斯勒:「如果我要的只是當個專業的解構主義者,我當初繼續留在研究所就好了。」他比較喜歡寫有戲劇性、常篇幅的故事。作品散見於各大雜誌的旅遊文學,數度獲得美國最佳旅遊寫作獎。長期為《國家地理雜誌》、《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撰稿,自一九九一年即定居於北京,擔任《紐約客》駐中國記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