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的晚睡,今天的晚起。
三乘一家的簡單聚餐,吃太飽的午休,上路。
昨晚的里長最後衝刺像是大拜拜,今天下五飛揚的選舉旗幟在選後開始拆卸,陳列一地。到底誰須要被搶救? 每一個議員都有危機的請求著搶救。經過開票所,正在開票念票記票,也算躬逢其會。
步伐不停,只是走走停停。越過開放綠地與籃球場,透過鐵皮圍籬窺視軍方土地,已廢棄拆遷的舊兵營。 世貿門口發著旅展傳單,裡頭辦著旅遊特產展覽,隔著玻璃赫然看到大昌華嘉也在其中軋了一腳。
隨意的走晃,方向大抵正確,抵達誠品信義店,都是新書而且可以購書的圖書館。
人性的脆弱,或是正常機制,在一個設定好的環境,可以摧毀一個人的良知,做出殘酷的決定,而沒有太多心理負擔。那麼,在一個沒那麼極端的工作環境,但是相同的有著權力差異的環境,是否也會引發出相似的效果 ? 有人有決定他人喜怒哀樂的權力,而有人認份的接納自己的情緒被這樣左右?
另外一本也出了,從 1997-2008,名人是怎麼看待教育的呢? 他也希望能夠改造中小學的制度阿……倒是一陣子沒有聽到宮崎駿的動畫了。
轉到教育相關的書堆,想要找尋一些線索,能夠讓我為自己組織尋找一個定位,為自己工作內容找一個詮釋,到底與同業颱不同差異在哪裡?
目前確知的差異,是對教育發展與引進標準設立門檻的努力上比同業多,其他的地方,也許要從同業在幹嘛看起吧。
要找的沒找到,倒是找到一些名詞解釋。
像是,TA(transaction analysis)溝通分析,或是遊戲治療,只是這些的對象與時機都跟我們目前在座的事情有滿大的距離。
心靈探索-在教育中的蘇格拉底對話,此書敘述與我們在做的相似,在於問問題,引發思考與討論的角度。 但使用情境與想法可能還是有所差別。
其實我們在做的事情,像是一個比較淺層的心理諮商,在一個安全的心理深度層面,探討經驗跟想法如何能夠更好,如何能夠轉移。有心理學的理論在背後運作,讓人的思考有所不同,或許可以說是正向心理學,而非典型的心理學治療。
晃了過去,看到一本有趣但對我而言有點距離的書。上頭還有打印跟編號,裡頭說著當 電台DJ 時諸多歌曲的故事。
接著逛到歷史文化的角度,稍微翻了些討論 西藏 文革 毛澤東的書 甚至毛語錄,轉過頭去是 希特勒的我的奮鬥。有點嘆息爆炸,因為這些領域都很有意思,讓人思考釐清到底事實是什麼? 但是有限的時間,我能花在哪裡? 這一塊,是不是該先捨棄了? 已經知道了不少。就先到此為止吧。
再經過詩區,紀伯倫的詩看來頗有治癒心靈的效果,但這種沒頭沒尾的撫慰,看起來也是很累人。倒是有些詩相關的輕薄雜誌,也許可以投稿?
,以一種搖頭責備自己熟悉老朋友的角度討論美國,思考美國未來,與世界的關連性。 於是,世界已經在緩慢的改變中了…
,中國、日本、印度亞洲三強,會怎麼影響世界呢? 沒有時間心情細翻,感覺應該頗有趣。
,中國跟阿拉伯國家交好,共同陣線面對美國嗎? 也是頗有趣,但沒有細看的書籍。話說中國蓋了不少清真寺,其來有自。
,大意是參照德國在北韓的經驗,對比東西德的經驗,想像兩韓合併會是怎麼樣的境況,本書推測是說,可能造成韓國的垮台。
ㄟ………
其他就不贅述了。
逛書店這回事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