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的時候,
我們可能認為世界是很單純的,所有人事物都應該跟自己所認知的一樣…
依照著環境的給予,養成了習慣,在這環境中運作正常了,
於是這些習慣就變成自己認知的真理…
直到有一天,發覺…
竟然有人跟自己的想法不一樣?
南轅北轍,這時開始困惑,開始疑慮,到底什麼是對的?
或許這個問題應該擴展成,什麼才是被環境認同的,不會出錯的想法?
更深一層可以說是,到底遊戲規則是什麼,規則對我有利嗎?我要遵守嗎?
但,到底,是別人的規則…
然後再迷惘中最後才會發現生機,光明,
發現…不一樣是很正常的…
我不需跟任何人一樣,不需博取任何人的認同,也不怕任何人的否定…
認同與否定,只是因為在某些觀點是不是一樣…
不一樣,只是不一樣,沒有對錯…
跟別人一樣,只是讓人心安,讓人知道你在幹什麼--即便他們並不真的知道。
跟別人不一樣,只是讓人不安,因為讓人摸不清,弄不懂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人都想要心安,不喜歡不安,於是傾向於可能的話 最好遵守大家的規則。
但想要冒險的人,
對於如何更好很熱切的人,對現狀不滿足的人,卻不斷想著,既然沒有對錯,
那我的遊戲規則是什麼?
但這時跳入另外一個迷惘,
如果沒有對錯沒有好壞,我該選擇哪一個?到底什麼是我?我是什麼?
我的遊戲規則是什麼? 難道不行依照現有的遊戲規則嗎?
我可以玩的不錯,而不需要自訂什麼遊戲規則。
更何況,訂出了自己的遊戲規則也許跟大環境的遊戲規則不符合,
那麼照自己遊戲規則進行可能會很糟糕。
但,至少,那是自己的規則,對自己最適合的規則。
別人再多的經驗都只是 "他山可以攻錯"的提出參考,
真正的問題解決,只有回歸到自己身上來。
常常漫無目的的想用google找到自己想要的資訊,
至於自己想要什麼?不清楚,只是隨意的查找,看是否會有線索。
是不是某種逃避思考的責任?
我的規則?
畢業之後,真的開始一個人了,不再有熟悉的同期友人,
除了課程相關的同學之外,是獨立的思考氛圍。
在意識到不一樣的驚惶,到堅持不一樣的信念,到不確定自己不同處在哪的迷惘。
或者應該說,自己的定位,還是依著世界去設定,或許也是必然如此。
要求不同性,是不是一種奢侈?
對自己說了一百次,我是不一樣的,你們的規則不能套在我身上!!
而事實上?真的不一樣?真的不一樣。真的嗎? ... I dont know..
只是當下的壓力,我把它一把推開不認領,
因為我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的失敗也是不一樣的。
因為我是不一樣的。
像是如此的癡人說夢著..
惶恐著,惶恐著如果自己是不是有一天,失去獨特性之後也就失去存在的價值?
沒有獨特性,意味著可以被取代。
雖然說人是如此獨一無二,
只是想起AI中,發現有千千萬萬個自己時的心情。
那還能告訴自己,我是不一樣的特別嗎?..
- Jul 01 Fri 2005 00:22
相似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