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譜曲

2004 考上台大,榮耀跟迷惘都有。反覆操練帶來的熟練讓人有自信,但是然後呢? 要完成的目標是甚麼呢?
2006 服役,放下科技替代役,軍旅的無奈與混亂,不意外的挫折,極獨特的經驗。
2007 放棄HTC,打工旅行,恐懼一成不變,恐懼就這麼進入穩定的牢籠,
     但是,然後呢? 要完成的目標是甚麼呢?
     柴米油鹽醬醋茶,買車娶妻生子,但我還沒有目標,值得用生命去投入。
    
     生命投入,讓自己發光發亮,那是否是一種奢侈?
     投資,獲利,買房,買車,哪邊有錢哪邊去,很合理,但如果要更大的未來呢?
     像是一種賭博,於是前往澳洲,用一年投資自己,那是當下要看到世界,省錢可行的方式。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18 Wed 2015 23:45
  • 人物

你覺得你目前比較跟哪幾個名人類似呢?   
     櫻木花道,傻傻踏入籃球界,努力不懈。
     切格瓦拉,革命前的摩托車之旅,了解南美大陸的現況。
     陳彥博,爭取贊助,挑戰成行,追尋意義,發光發熱,為人生找意義出口。
     舒國治,門外漢的京都,以自己的心境去描寫,
         http://wuhsinyikate.pixnet.net/blog/post/5851715-%E3%80%90%E9%96%B1%E8%AE%80%E3%80%91%E9%96%80%E5%A4%96%E6%BC%A2%E7%9A%84%E4%BA%AC%E9%83%BD%EF%BD%9E%E8%88%92%E5%9C%8B%E6%B2%BB
        
*****************************************************************************
     克里斯多夫·麥肯迪尼斯,阿拉斯加之死主角,對資本主義運作有意見,決定放下學歷與工作機會,在美國農場晃蕩,最後去阿拉斯加野外求生,誤食有毒植物而喪命。
     許知遠,中國人視角的中國觀察與期許,以海外經驗回顧中國,批判期許中國。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戶外的挑戰中,讓孩子挑戰自己極限,自發的合作與協助。
也看到台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挑戰困難,看到非營利組織的價值,在陪伴與帶領中,讓孩子能夠在愛中長大。

工業革命後產生的學校,工廠一般的設計思維,從教室逃跑的學生,自己親身的求學歷程,
孤單的念書,團體的霸凌,教育系統出了甚麼問題?
那是一種憤怒,覺得要改變甚麼的一種公憤,一種知識份子應該做甚麼社會改變的激情。
2010,新人挑戰賽,小遊戲中看到溝通能力個人特質,腳踏車與夜間健行見識到體能毅力的挑戰,於是, I am in !

轉眼五個年頭,
在教育領域的耕耘,如 ELS的努力導入,來自美國體驗教育講師的工作坊,大大小小的課程實作,許多老師的投入學習不遺餘力,
體驗教育登台台灣綜合領域也開始應用,相似於所謂的翻轉教育,讓孩子們能夠開始對話互相學習。

在戶外課程的拓展取經,如新加坡的熱帶環境,21天課程中有連續七天四點起床的獨木舟遠征,澳洲的壯闊草原,十五天的課程,會爬上頭頂的水蛭,十幾公尺深的洞窟探勘,或是激流印地安獨木舟的探險。美國明尼蘇達的雪橇狗旅程,零下二十度的環境起床尿尿是很大的挑戰,扶著雪橇踏雪而行是獨特經驗。或是台灣,三天五天的三千公尺雲海,或是想死的狂風斜雨的低溫生活。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想要任性的踏上不同土地呼吸不同空氣?
是想要憐憫的看到不同社會的不同狀況?
責任,榮譽,當沒有賦予責任,那麼一切可能輕若無物。

Solo冒險,在不可知之中去探索,不想受任何束縛,只是我個人的旅程故事,不想要對誰負責,因為這是我的人生,去承擔我期待的風險。

V.S.

團隊運作,大家共同參與,共同寫下故事,分享想法?

但,已經三十三,當然也可以決定Solo,這是我的人生。但是自己對自己的期許並不止於此,希望有社會意義,希望有社會參與,希望這不是曇花一現的一趟旅程,那麼這就需要更多的關心跟想法,儘管發起的是自己。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這是人生中段,到底初衷是甚麼?

更大的期盼是希望有社會意義,那麼就需要社會關注,就需要有責任在肩頭。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求學幸運的愛書人,一路上了台大。有個好習慣也是壞習慣是不愛背公式,因為式子的推展總有他的原因。

但是,如此人生,少了靈魂。
自然而然的就這樣進入社會認同的框架軌道是推不清楚的公式,原因理由不論的唸書考試,工作結婚,拚五子登科拚退休,有種不真實感,那麼自己是怎樣的人,要做甚麼?
學校課堂中的勝利組,但是面對人生不再有標準答案,何如?

然而,現實生活中還是跟著風潮取得了碩士學歷。在這段求學歷程中,由於大量的閱讀,政治的議題,同學的切磋,發現課本教的歷史觀根本與現實是有距離的。
回顧歷史,十大建設是否可算是國民黨的政績? 究竟是日據時代還是日治時代?  228事件的歷史背景又是甚麼? 台獨份子等於暴力份子?  美麗島,政治犯,這些非主流想法怎麼形成?訴求又是甚麼?
經歷陳水扁時代中國政府的強硬,也迷惑於去中國化的台灣文化概念,也曾經上六張犁公墓,弔念228受難者墓園,也獨自在綠島的綠洲山莊晃蕩,
到底有多少歷史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到底有甚麼東西,是政府甚至長輩不希望我們多想的?

更有一個長久的好奇,一個歷史課本敘述中與人民為仇敵的中國共產黨怎麼最後把國民黨趕到台灣來?
所以,甚麼是台灣? 台灣史的追尋,中國史的追尋,漸漸進入了視野,我發現這些歷史脈絡對我有著更深刻的吸引力..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業的前哨站,
         生產: 騎士,踩踏,文字,影像,發表,露出,
             - 部落格/粉絲業經營
         行銷:
             贊助商,
                 雲豹,
                 others?
             單車誌,旅行誌,
         人資:
             責任使命分享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我相信冥冥之中一切的發生都都是偶然與必然的混和。

必然,是物理化學硬梆梆的邏輯,從大自然中觀察得來,而大自然是更廣大的無法解釋,勉強以獨一真神來涵蓋,這一切的創造發生。

偶然,是時間空間的交錯,早一秒晚一秒的故事都不一樣,但萬物就這麼互相影響著,但這一切的影響又會在一定的秩序當中,混亂也會處於一種秩序之內,或是在不同的混亂秩序之間改變。

偶然,是心神意念的方向,發生在生命中的某一秒鐘的人事時地物怎麼連結到過去的某個經驗,導致現在的感受想法,導致待會的決定。

一連串偶然的發生,造就了現在。這偶然又帶著一些必然性在其中,這無序之中的秩序,事物的發生,恐怕也是主的安排,讓人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我不完全了解三位一體,也許是

1. 真神: 不可知不可測,代表一切萬物的道理邏輯,宇宙定律。\

因為不可測,所以有時會有賞賜,有時會有災難,只能試著從中學習更多的謙卑與其中的道理。

2. 耶穌:有血有肉,了解人心的起伏,活出神的旨意,印證宇宙定律,

做該做的,去愛,去奉獻,去行神所樂見的事物,儘管遇到困苦遇到阻礙,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08 Sun 2015 00:54
  • 祈禱

主阿,全能無上的主。

我再次,面臨自己的能力有限。

我激動,因為一切似乎水到渠成,旅程的開端似乎已經在望,許多的踩踏還在後頭,但至少隧道底端旅程啟動的地方,似乎快要抵達。求主保守,讓一切能夠一您的時間完成,讓旅程能夠順利啟動。

我迷惘,因為勢在必行的終點是不明顯的,未來的養家活口,未來的工作取向,此時此刻的我無法想像。我迷惘,因為這趟意義深遠的旅程,意義在哪? 想要對誰說些甚麼? 完成之後對誰有意義?

我懺悔,因為我徹徹底底地在父母親面前顯得驕傲而沒有耐心,也沒有信心。很脆弱的不成熟的反彈著,父母親的信心不足;很自大的將所有提醒拋諸腦後,表示這些都不重要。但父母親深切的擔心,也許打擊了我萬能的理性網,穿透了我深邃的理念網,一個觸動內心警鈴,一個沒有能力攔住擔心。也許現在沒有很好的答案,但只管把這些考量深深放在心中,深深的重視,作為重要參考,就是最好的關懷。

主阿,這一切太超越父母親的認知,求您讓他們能夠感受到平安,

完蛋的人生? 不負責任的決定? 人生就是風險承擔與做決定,如此而已。
這是我的人生,對我的意義,夠清楚嗎? 都寫在企畫書了吧。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07 Sat 2015 09:13
  • 遠征

一場支援的課程,跟不同的夥伴互動,東華系列,國體系列,外展系列,相似的都有一種漂泊感,不確定性高,專業累積性難說,但一種近身觀察,這些戶外人形成的系統網路,共同的朋友,共同的事件,也就是共同經驗的熟悉感,很快地就彼此拉近。而自己就有如跑單幫的路人,有著一些輝煌(?!)經歷,台大資工,台灣外展,是否能夠在工程資訊與戶外教育之間得到收斂,這是這幾年的功課。這是跨界者的宿命,伊索寓言的蝙蝠。

多年前文字版線上遊戲-kk,選擇魔法師的職業,然後再轉職成為魔劍士,讓贏弱的魔法師操練起劍,在劍上加上魔法的能量。

很吸引人,但這位魔劍士,要怎麼妥善結合魔法跟刀刃?
在肌肉的強度不如戰士,魔法破壞力不如魔法師的前提下。

身為蝙蝠,更不能夠隨波逐流,已經沒有現成的階梯可以拾階而上。而貿然地跳往直銷的火車也是自取滅亡,因為身分認同自我認同將會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在需要整理的階段最不需要的是另一個尚未成熟的自我認同。

所以,單車亞歐之旅是一條必經之路,儘管每天早上晚上,想著尚未準備好的事情似乎累積如山,難以面對的挑戰情境還藏在後頭,隱隱約約被擊倒的感覺讓自己懷疑是否應當踏上這趟旅程,但這是必經之路。

並非戶外高手,並非文學大師,然而這是我的跨界修行,同時試煉自己照顧自己闖盪的能力,文字運用的能力,更加上如何市場行銷自己,走上不一樣的路之後,必須走出一條路讓後進者能夠參考,扮演一個拓荒者,而不只是漫遊者。

漫遊者,有著生命不可承受之輕,一切都可以,於是一切都輕飄飄的若有似無,除非心中有其堅守著的生命價值。

然而,我也非徹底的漫遊者,期許自己是創業者,足夠離經叛道去離開熟悉的道路,但又足夠的社會化去跟社會溝通取得資源貢獻價值。

所以,一次完成三個挑戰,戶外生活能力的挑戰,文化連結文字者的挑戰,資源連結社會化的挑戰,三者都不是自己曾經完成的事物,都是缺乏的經驗,需要努力。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1 年的寒假,甚麼都不懂得的大一見習,在學長姊的愛心之下學習營隊實務。早上五點半集合,美到不可思議的星空,冷冷的天氣跟同期站在一塊,似懂非懂地接受不是很能理解的震撼教育。那是那個年代的標記,傳統軍事化國家的家家酒習氣,彷彿四處還是有長官巡視以及值星官。那是絕對的教育真誠,但同時也是經驗傳承下的似懂非懂。

2015年的春天,在體驗教育繞了一圈,花了五年的一圈,教育理念,繩索挑戰,戶外冒險,好大的一圈。所以同樣的地方,卻能夠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以前感覺充斥學長姊的地方,現在則是學弟妹在當家,似乎有種回到新手村的感覺,只是景物依舊,人事物改變不小。

YPO,其實就是國際型的實體企業家社交網路,定期的聚會交換想法交朋友,跟不同的商業圈子促進合作。

Breadth and Depth: YPO Networks by the Numbers

課程的本身,沒有太多的訊息傳遞,滿單純的一個Event,能夠讓這群人有趣味的競賽感,能夠一起完成一件事情。

對自己而言,是試著從這些不同的合作開始,認識這個戶外活動的市場,它不大但似乎也不小,也有其蓬勃之處。認識了來自紐西蘭的 Cam,來台十餘年愛上台灣,頗有效率滿有條理又很友善的一個國外老闆,感覺也很樂意交朋友,有感覺到他一人肩扛多職的辛苦,是承辦人,是主訓,是老闆,是外部人力接洽窗口,但總是笑笑的,好像甚麼都不是太大的問題。

「ima inmotionasia」的圖片搜尋結果

聽聞台北市被票選世界第一必去的旅遊勝地,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也在尋思這個市場要怎麼看待,這位老闆看來這是一片欣欣向榮阿!!

A-Kai,阿美族的原住民,這次來到三峽復興的三民村,在那古老的教堂邊迎賓。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