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特別的一部電影。
壓力太大的作家主角,
創造分裂的人格出來,自己又不認識。
被分裂的偏激的自己搞的一個頭兩個大,
對侵入者的指控其實是對自己的指控。
目前分類:浮光片影 (256)
- Jul 15 Fri 2005 00:24
Secret Window
- Jul 13 Wed 2005 16:47
勇氣/愛心
前幾天,在MSN遇到一個國中同學,
一個女生,原本在國語週刊工作,寫些給小朋友的文章。
她說她辭了工作,將要自費去印度的垂死之家服務兩個禮拜。
印象中的她,不是行動力很強的人。
去年她還找我去參加台大體育館的飢餓三十,
- Jul 09 Sat 2005 16:57
Convince
寫文章,找資料,是為了Concince.
說服自己,說服別人,延展自己的觸手,延展自己的視角,
我在想,是不是忙著在說服,而不是執行,去做一些什麼事情?
兩者,缺一不可吧。
- Jul 05 Tue 2005 15:51
北橫一日遊-.3.
開始有點懶得寫了
像是炒冷飯一樣,沒有特殊的感觸,卻要寫遊記,又沒有照片相佐,自己寫起來都覺得乾巴巴的沒有滋味。
明池的蟲叫聲相當詭異,我猜是不是特種的蟬? 全部一起叫,一起安靜,十分恐怖片的氣氛,晚上來的話感覺應該相當特別。
終於抵達宜蘭,在泰雅大橋前面稍事休息,喝了杯咖啡。
在橋附近看到一個老外背著大背包,很熱很累的走到涼亭休息。
- Jul 05 Tue 2005 15:35
北橫一日遊-2.
十點多,經過羅浮,榮華壩,巴陵壩--為增加石門水庫使用年限而蓋的攔砂壩。
第一次停留就已經到了名池前頭的一個林務局的工作站,停留的原因是因為我摔車--分神亂看沒注意到眼前的碎石。
下一次停留就到了明池,高消費的地方。250一餐,五人,大概只有五菜一湯,是在台北行情的兩倍多吧。
還好門口有賣麵包,剛好便宜了遊客,也賺到了賣麵包的。
一路趕路,趕路中腦海裡在轉什麼ㄋ?
- Jul 05 Tue 2005 14:19
北橫一日遊-1.
前一天晚上先抵達了霞雲,有一搭沒一搭的聽著開會,
已經有點陌生的辭彙,我聽了三句就開始頭腦沉沉。
可能像是教授會想聽paper在講些什麼,但不會想知道程式是怎麼寫的。
在霞雲的夜晚晃蕩著,又過了一年。
去年此時也在這裡晃蕩著,再之前兩年也曾晃蕩著,
- Jun 30 Thu 2005 11:45
愛上魯迅了
“我的生命,至少是一部分的生命,已經耗費在寫這些無聊的東西中,而我所獲得的,乃是我自己的靈魂的荒涼和粗糙。但是我並不懼憚這些,也不想遮蓋這些,而且實在有些愛他們了,因為這是我轉輾而生活於風沙中的瘢痕。”這是魯迅在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深夜,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時所寫下的一段文字。
中國人並不存在一種足以改變文化和思想,走向更人性社會的內部力量。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個人只有變成‘狂人’,才能真正抓住他所在的社會和文化的本質。正因為他覺醒了,他卻被這社會的‘正常人’指為‘狂人’。雖然狂人被描寫成一個特別勇敢的、敢於向整個社會挑戰的形象,但他同時也是個悲劇形象。他的覺醒使他變成無用,使他與社會其他成員不能溝通,他的批評也不能生效。這就存在著矛盾:不覺醒,不從社會影響下解放出來,就不能和吃人主義決裂;而一旦覺醒了,解放了,反而又使他無力改造這個社會和文化。”魯迅終生都沒有擺脫這種無所不在的“無力感”。他的心太累了。
盡管熟睡的人們把他當作可惡的驚夢者,“是的,你是人!我且去尋野獸和惡鬼……”——魯迅本能地拒斥著“人”的命名,把自己比作狼、貓頭鷹、駱駝,正是這些動物的身上,他尋找到了一個更真實的自我。
辯證法是雜文的死敵。在一個辯證法被當作匾額高高掛起的國度裡,我很難看到有川菜麻辣味的散文。面面俱到,就好像要求一道菜同時具備川、魯、湘、粵各大菜系所有的味道。那麼,廚師只好什麼佐料也不放。在報刊上,大部分的文章都好像一個人寫的,甲與乙一模一樣,乙與丙大同小異,正如李敖批評台灣政界人士講話的方式:“他們除了各自發音上的不同,沒有任何內容上的不同,這是很可惡的。我們應該有表達個性的語言,但中國的官場和中國的黨棍政客們,都太缺少表達個人鋒芒和立場的講話,幾乎全都濫套。我們應該多鼓勵有個性、有所不同的語言表達。”無一例外地被戴上“偏激”的高帽子。
然而,在我看來,個性、智慧、想象力和創造力與人的年齡不僅不成正比,反而成反比。偏激是雜文的精髓,在我的心目中,專門用來形容青年人的“偏激”卻是一個褒義詞。“世故”的魯迅,有一顆青年的心,他的文章沒有一篇不是偏激的。錢理群、王得後兩先生在編《魯迅雜文全編》一書時,曾用否定性、攻擊性、偏激性、隱蔽性來概括魯迅雜文的特色,而論述偏激性的筆墨最多。魯迅說過:“以為倘要完全的書,天下可讀的書怕要絕無,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每一本書,從每一個人看來,有是處,也有錯處,在現今的時候是一定難免的。”存在於偏頗之中,是真理唯一的存在形式。魯迅雜文中有許多全稱否定,如“中國”、“中國人”、“中國文化”、“儒”、“道教”、“老年”、“導師”等。用學者們的學術眼光來看,這些判斷大都是靠不住的。但魯迅不考慮結論的“永恆價值”,而追求“迎頭一擊”的殺傷力。正如只有霹靂閃電能劃破黑漆漆的夜空,也只有偏激的文章才能打破文明的醬缸,救出在醬缸中掙扎的孩子。魯迅斥責中國的“中庸”之徒及其攻擊偏激時,說:“它卻雖然是狗,又很像貓,折中,公允,調和,平正之狀可掬,悠悠然擺出別個無不偏激,唯獨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臉來。”他在《華蓋集》的《小引》中還說:“這裡面所講的仍然並沒有宇宙奧義和人生真諦。不過是,將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說的,一任它怎樣淺薄,怎樣片劑,有時便都用筆寫了下來。”
- Jun 30 Thu 2005 09:38
成長的軌跡?
覺得似乎思維比同年齡層的人成熟?!
也許是因為小時候,思維救被老爸翻來覆去的煎烤著,
是非善惡被他搞成一團糊…
從小愛看書,書讀得越多,越覺得斬釘截鐵的東西很狗屁…
說的再肯定,也有不成立的地方…
- Jun 29 Wed 2005 03:39
嚕啦啦康輔與嚕啦啦,兩個嚕字,兩個嚕情
Lulala VS LulalaKF? or 金假 VS LulalaKF
社上一直有一群雙重身份的人…
就好像當初的巴西台灣混血小朋友吳憶樺,
巴西跟台灣都是好地方,都有友善的朋友,都有親戚的照料,
可是一個在巴西,一個在台灣…
- Jun 28 Tue 2005 09:45
To My brother
小我三歲的親愛弟弟,轉眼間我們相識二十幾個年頭。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不論別人怎麼說,怎麼看,畢竟還是自己負起自己人生的責任。
不論別人怎麼說,你都在負起自己人生的責任,這點我毫不懷疑。
曾經你我還是個孩子,那時你就已經倔強的很有自己的性格,
"我要","我不要",的抗議聲,猶言在耳;因為挑食在桌上一耗就是一兩鐘頭,要與不要似乎一直都很鮮明。
- Jun 25 Sat 2005 02:07
徐志摩第二
不認識的學弟透過MSN的讚美,
他說他要立志救助苦難,真是令人激賞。
不過更令我激賞的是他對我文筆的肯定。
well..
作家之路?
- Jun 24 Fri 2005 15:47
目瞪口呆...算命?!
姓 名: 傅明翔
出生日期: 西元1982年6月9日 (農曆71年閏4月18日)
靈 數: 89
這組數字顯示
你是一個重視內心世界的人,永遠追求精神面的、心理上的平衡,對宗教方面或神秘學、命理方面也有很大的緣份。但是你的生活較不穩定,情緒起伏很大,因此有時候很興奮,很熱情,偶爾也會很憂鬱,悲觀,思緒往往是起起伏伏,如果能夠讓自己安靜、沉穩下來,你的發展性是很高的。
在工作上有獨特的魅力和領導能力,內心中對有些事情很執著,卻不會以瘋狂熱烈的手法進行,因此旁人從外表上一點都看不出來;遇事會先冷靜地在一旁觀察,如果不是該動手做的,就不會站出來;但是如果家庭或事業面臨危機,你往往會背負起重建和改造的使命,並且在其中獲得更多的寶貴的成長智慧。
你的生命目標是與大家一起分享心情,分享快樂,由於你天生比較活潑開朗,活躍又喜歡嘗試新鮮的事物,並且很重視情感的表達,一看就知道你是個快樂型的人,而你的快樂通常會建築在生活穩定和富裕當中。你的另一個與生俱來的特質,就是矛盾,一方面想要獲得人們的尊重,但又會感到害怕,因此而產生矛盾情結,就像是有時你會表現出低調被動的態度,有時又採取咄咄逼人的氣勢,提醒你這種內在的衡突與矛盾情結,平常要多多注意!
你的個性特徵是隨和,生活喜歡輕鬆以對,而對每一個朋友的態度都差不多,都能夠相處很好。你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問題,縱使真的出差錯了,也不會是什麼大問題,何必煩惱太多?比較擔心的是事業能不能穩定,自己能不能賺多一點錢,生活會不會過好一點,你比較會想這寫實際的問題,並且想要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提醒你要時時記住自己立下的目標,努力尋得正當的賺錢管道,並且擺脫那些下意識的恐懼。
- Jun 24 Fri 2005 14:53
夢中二
好像哪個老外出版物刊了我的文章,
我在大聲的用英文表達我的不滿,
跟他說:"You didnt get my authorization, you have no right to put my article on the magazine..."
...
...
嗆的咧..
- Jun 18 Sat 2005 20:40
麻雀 鴿子
最近跟鳥特別有緣
也許是唸書之餘 氣悶時會在校園晃蕩
於是容易感覺到蟲鳴鳥叫..
知了又叫了,畢業的人兒們也都畢業了,
校園裡還有多少熟悉的氣味? 有點唏噓..
- Jun 16 Thu 2005 16:53
飢渴
飢渴的發表文章 飢渴的搜尋資料
飢渴,我是飢渴的野獸…
看論壇的文章,每一天都試著回應,
這反映著什麼樣的訊息ㄋ?
是不是很想要得到回應的心情,所以一直回應別人?
- Jun 10 Fri 2005 22:07
有點挫敗
是paper讀的不夠熟嗎?
Maybe..
因為大腦的構造?習慣?
也許是因為,剪貼出來的paper..沒有自己的味道...?!
應該是,習慣不讓自己大腦裡放太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