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2810

我們,都只是凡人。

法國的一所中學,除了學校環境跟課程的內容形式有所差別外,似乎也大同小異。
老師的威嚴,老師的高高在上,老師可以孩子不行,
老師鬧脾氣可以被接納,孩子鬧脾氣就會出問題。

想起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階級矛盾。
團體動能中不知道對於權力這件事情有何討論。

老師與學生之間,在電影裡頭隱隱有著一種階級優越的感覺。
事實上也是,權力就是能夠對別人造福或傷害的能力。
這個能力越強,權力就越大。

掌握了現實世界的知識,詞彙,還有學校社會賦予的權威,
老師,你的身影很大,但你不代表正義,
無法與老師辯駁,不代表老師就是對的。

但老師圈裡頭說,孩子可以位自己辯護。
可以嗎? 能夠嗎? 如果孩子這麼厲害,還需要來學校嗎?

印象深刻的是學習動機這件事情,
老師說了很多,解釋了很多,也試著作一些討論,
但相似的,老師的回應多是更正與糾正,

肯定?
或回到教師會對於學生的討論,
竟圍繞在如何處罰,處罰的效果高低,處罰的必要性。
而這對孩子很重要的議題,對老師而言也許有些疲乏,
所以處罰問題可以不管,咖啡販賣機的咖啡定價問題要先解決。

當課堂中學生情緒涉入了,老師卻迴避處理情緒,希望繼續課程。
也許是因為那知識的領域中他可以像是全能的上帝,不可能犯錯。
但情緒? 當他非不得已的處理情緒,卻讓自己成為情緒的因子。
否認,是對學生反彈的第一反應,
有條件的承認後牽拖,是第二反應。
是不敢讓孩子勝利,是唯恐老師的神聖被侵犯,
是唯恐成人心中的秩序被打亂,是唯恐....
這一切的發展超出自己的控制,

所以把孩子定罪維護老師心中的秩序?
男主角看起來在這系統裡有所不安,
但人在這個系統中,也還沒有足夠的理由挑戰現實。

多數往往是錯的--易卜生。

但你要跳出來挑戰多數,你就要準備好付出代價。
每個人都在追求成就感,當你擋到別人追求的路,
那麼會發生什麼事,很難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