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61179
「不執著的意思,並不是你不讓感覺經驗穿透你,
事實上正好相反,你要讓它完全穿透你。
這樣你才能將它放下。若全心投入這些情緒,
讓你自己整個人沒入其中,你就完完全全體驗到它。
就知道什麼是痛苦,你就知道什麼是愛,
就知道什麼是悲傷、孤獨感。
唯有如此你才能說:『很好,我體驗了這個情緒,我認出了這個情緒,現在我需要從中脫身。』」
-------------------------------------------------------------------------
這才是文人本色,或者該說是一個…冒險者的心靈冒險…
面對痛苦的時候,不是迴避痛苦,而是直挺挺的面對它…
像是持著匕首面對牛群狂奔而來……
要能相信自己能夠在蹄後餘生,
還要能相信自己能用小小的匕首從這排山倒海而來的思緒中截下一些什麼為收穫…
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的務實主義,又是另外一種主義吧。
這種精神體驗冒險的精神,並不適用於生活的正常運作…
"知己知彼,百暫不殆…" 是孫子兵法的。
要知己知彼,就是為了研發策略以避開敵人的鋒銳,痛擊對手的痛處…
這才是生存致勝之道…
或者,這種面對困苦的挑戰,是修行的時候進行的?
* * * * * * * * * * * *
墨瑞一定是一個好作家,好老師…
能夠透徹清楚的面臨自己的死亡,也恰好有一個好徒孫願意好好聽他在說些什麼…
如果我有一個月的時間面對死亡,也許我也會如此吧?
如果我一生沒有白度的話…
或者,沒有什麼叫一生白度,既然無能為力再去開創什麼,
就好好珍視細數自己擁有些什麼……
慾望無止盡,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書的內容忘了,但那看破生死的從容讓人動容…
- Mar 06 Mon 2006 01:40
讀後感-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