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容易的開啟對話,最好是釐清自己想法,
拋出自己的想法,是需要相當的涉險的。

而風險控制,就是讓自己的想法停留在個人的假設,猜測…
客氣的禮貌的說出自己的疑惑,對別人的解釋與回答感到興趣吧,並肯定對方的想法吧…

跟誰,應該都一樣。

總是在思前顧後著怎麼措辭,別人可能得反應,自己又該如何反應…
提起話筒打電話也讓我相當窘恐,
對方會如何應答? 我又該如何應答?
一個該不該就把自己壓的死死的。

忘了吧,說自己想說的,練習措辭…
冒著誤會,詞不達意的險,對方會給我機會澄清的…
如果不? 那也是命…
也要摔過幾跤之後,才知道進退吧…

我想沒有話題,只是因為自己不願意涉險罷了。
就把那些心理覺得不該問的問題,包裝整理一下問出來,
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也不會變成單純的寒暄,講些客套話…

只是,對方願不願接這種問題?
總是在問問題,變成一種質問,自己的內容又在哪裡ㄋ?

此時,可能會很累。
如果硬要沒話找話講的時候,
如果問的問題對方沒興趣的時候……

每個人的生活形態不同,想追求的事情不一樣。
這就是所謂的話不投機半句多,
話談不下去不是誰的錯,是生活背景有太大的距離,
你表示有興趣的我沒興趣,我表示有興趣的你沒興趣…
當然一定有交集,只是是否有那時間跟機運去找到交集?

這時需要故事的存在,
一個…與當下無關全然抽離的故事也無妨。

說起自己的生活點滴,都是故事。
昨天遇到老阿媽,品酒,溜狗,這些都是共同的生活經驗…
也不是敏感的話題,讓人可以放心的應答…
就在這些日常的對話,才會讓人開始熟悉吧…

不然,這麼多人,難道用職銜來記憶嗎?
又累人,效率又不好,又難以拉近距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ad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